宿州学院自旋电子与纳米材料实验室成立于2002年,2007年被安徽省教育厅批准为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013年被正式批准为安徽省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现有仪器设备100多台件,总价值851万元。有科研人员41人,其中教授12人(含外聘教授2人),兼职博士生、硕士生导师4人,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人、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安徽省高等学校学科拔尖人才2人,安徽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人、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安徽省教学名师1人;市科技奖3项,3人获宿州青年科技奖。
重点实验室涵盖了凝聚态物理和材料化学2个学科,包括自旋电子材料磁电阻效应、纳米功能材料的制备和应用两个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为钙钛矿锰氧化物中的有序相研究、以钙钛矿锰氧化物为基体的二相复合体系低场室温磁电阻效应研究、钙钛矿锰氧化物中的相分离研究、纳米功能材料的合成及应用、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和机理研究、纳米粒子和复合物修饰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表征和机理研究等。
重点实验室2007年以来获批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科研活动经费资助项目2项,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1项,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32项(其中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18项,一般项目1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高校优秀人才基金项目6项,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34项,其他各类校级科研项目12项,研究经费共计664.8万元。公开发表研究论文270篇,其中SCI、EI、ISTP论文108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安徽省第五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3项、第六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2项、第七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6项,市科技奖3项,宿州学院科学技术奖5项;9项科研成果通过省厅成果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