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消防部队高等专科学校,坐落在美丽的春城昆明。学校成立于1991年7月,建校校名为公安消防部队昆明指挥学校。2015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公安消防部队高等专科学校,是公安部消防局直属普通高校,也是全国唯一一所面向全国消防部队招生,培养基层消防指挥人才的专业学校。学校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556.6亩。
建校以来,先后为全国消防部队培养输送优秀基层指挥员17000余人(截止2017年12月),其中,45人被国务院、中央军委、公安部授予“英雄模范”、“抗震救灾模范”等荣誉称号,50余人次荣立一等功,400人次荣立二等功,1200余人走上部队团职以上领导岗位,涌现出了“爱民模范”宋文博、“南粤消防英雄”李盛元和“全国抗震救灾模范”、“2008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李隆等大批优秀学员代表。
办学历史播报编辑1991年7月13日,公安消防部队昆明指挥学校成立,首批面向西部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消防部队招收中专学员。2000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成为全国消防唯一一所培养基层指挥员的院校。2002年,依托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招收消防指挥专业大专学员2008年8月,学校领导管理体制调整为公安部消防局直属。2015年4月28日,教育部正式行文公安部,批复同意在公安消防部队昆明指挥学校的基础上组建公安消防部队高等专科学校,10月15日,公安消防部队高等专科学校正式揭牌成立。
办学条件
2009年以来,从高等院校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39人充实教师队伍。先后从地方高校、部队院校、科研机构、驻滇部队等单位聘请38名客座教授。从2010年开始,每年都从全国基层消防部队选聘一线指挥员到校支教。专业建设根据消防部队建设发展需要,学校将开设消防指挥、抢险救援、防火管理、部队政治工作、部队后勤管理等专业,今后按照“五年整体规划”,逐步把学校建成以消防指挥为主、多专业协调发展的高水平消防高等专科学校。
教学设施
截止2017年12月,学校拥有教学楼、图书馆、心理拓展训练场、石油化工综合模拟训练场、消防训练塔等学习训练场所、多媒体教室、物理化学实验室、电工实验室、语音教室、计算机教室、抢险救援装备专修室等教学科研场馆,配备了消防车、计算机、抢险救援器材等教学设备,为教学工作开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办学定位
学校坚持以“面向全国、立足消防、紧贴实战、服务一线”为办学宗旨;以举办教学型全日制现役制专科教育为主,开展消防科学研究和对外学术交流;以培养“讲政治、懂技术、会管理、善指挥”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把学校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备、专业优势凸显、消防特色鲜明,在国内消防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等院校。重点培养优秀消防专业人才和开展消防领域的理论研究、科技创新研究。
办学思路
学校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践行“政治建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从严治校”的发展之路。以教学为中心,改革为动力,师资建设为基础,专业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体制和机制优势,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和消防部队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消防部队建设。
开放办学
“请进来、走出去”,有效拓宽办学渠道,学校在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消防总队建有教学实习基地;与公安部上海、天津、沈阳、四川等4个消防研究所建有资源共享、联合攻关科研平台;与河北、重庆、新疆、浙江、广东、辽宁等6个国家级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建有联训培训教学实践机制;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国消防协会、重庆地区军队院校协作中心、云南省图书馆、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清华大学、云南大学等单位建立并保持了良好的共建关系;与香港、澳门、台湾、日本等地的消防教育、科研机构广泛开展学术科研交流。学术科研播报编辑学校坚持“以研促教”,积极推进科研能力提升。加强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队伍建设,创造条件让教师外出调研和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促进了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定期开展学术科研成果评比和奖励,形成浓厚学术科研氛围;创办学术期刊《现代消防与教育》;近年来学校共承担科研及教改项目79项,承担的公安部部级项目《公安消防部队人才发展战略研究》研究水平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获得公安部消防局“软科学奖”;发表论文938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篇、EI收录论文9篇、CPCI论文1篇,核心期刊论文79篇,专业期刊论文774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4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正在申报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4项。
校园环境
学校高度重视办学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新征土地、扩建校园,对教学场所、教学设备、图书文献资料、校园网络及校园环境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和建设。合理规划与科学统筹校区建设项目,完善校区功能划分,优化办学空间,建立办学条件和事业发展监测、评价制度,使各项教学基础设施指标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着力打造具有“开放舒朗,阳刚向上”风格特色的校园绿化与人文景观,为培养高素质的消防专门人才营造催人奋进的学习环境、品位高雅的文化环境、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使校园整体环境建设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有机统一 。
文化传统
【校 训】 忠诚、笃学、责任、荣誉·【办学目标】 建设一流消防院校、培育优秀指挥人才·
【办学定位】 面向全国、立足消防、紧贴实战、服务一线·【办学思路】 政治建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从严治校学校实施文化强校战略,大力弘扬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和公安消防精神,秉承“祖国、责任、厚德、博学”的校训,培育“言传身教、恪尽职守”的教风,“修身励志、精武崇文”的学风,引导学员在深厚的消防文化氛围中陶冶情操、立志成才,同时打造了具有鲜明消防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创办了校园广播站、校园电视台、“红门熔炉”电子杂志、微信公众平台,组建成立了军乐队、威风锣鼓队、腰鼓队、民乐队,极大丰富了师生官兵的校园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