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21日,第五届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论在浙江树人学院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21所民办高校的50多位领导、研究专家齐聚一堂,共商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大计。
浙江树人学院学校党委书记毛雪非致开幕辞。她说,在党的十七大“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的大背景下, 举办民办高等教育论坛、探讨高水平民办大学建设问题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她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建言献策,以推进民办高校持续健康发展。
开幕式后,举行了报告会。上海杉达学院、黄河科技学院、三江学院等17所高校围绕“公益性高水平民办大学建设”提出了对策和举措。副校长徐绪卿阐述了科研 工作对推进高水平民办大学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认为,民办高校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开展科研工作,首先要结合自身实际、正确定位,要正确 处理好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其次要发挥优势、扬长避短,要结合自身专业学科特点,坚持特色发展;第三要凝练方向、重点突破,要选准目标,加大投入,争取在某 一领域取得高水平的成果。上海杉达学院党委书记袁济说,“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高校”既是国家赋予我们的伟大使命,也是民办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他认为,目 前民办高校离高水平还有相当大差距,还需要长期努力。为此,他提出了“从需要出发、向特色发展、朝强势努力”的建设途径和举措。江西科技学院院长王志峰认 为,目前民办高校存在融资渠道单一、办学模式趋同、政策保障欠缺等诸多问题,制约了高校的发展。为此,他认为要通过内部、外部两种途径,推进高水平民办高 校建设:外部即政府进一步扩大民办高校的办学自主权,落实公共财政扶持制度;内部要明确办学定位,注重学科专业建设,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在听取报告后,教育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民、国家教育咨询委员谈松华等作了讲话。他们表示,教育部将认真研究会议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支持高水平民办高校建设。
为了推进高水平民办高校建设和发展,会议决定成立“中国公益性高水平民办高校联盟”,并通过了《公益性高水平民办高校联盟章程》。“联盟”以“规范、改 革、开放、进取”为追求目标,旨在推进高校间的交流,开展与国际高水平民办大学的合作,展示中国公益性高水平民办大学的形象,创建高水平民办品牌大学。 “联盟”为非营利性组织,实行轮值主席制,每年召开一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