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检测国家骨干院校建设项目的进度,又好又快地完成各建设项目的预定目标和验收要点。2013年1月16日至1月18日,由王怡民院长、金仲秋调研员和示范院校建设办公室、教务处(校企合作办公室)、教师发展中心、资产产业处、财务处、国际交流中心、科研处、宣传部等负责人组成的国家骨干院校项目建设检查组对国家骨干院校建设项目的建设进度和成效进行了检查。检查范围包括中央财政支持的航海技术专业、轮机工程技术专业及专业群、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及专业群、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及专业群,非中央财政支持的通信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和物流管理专业及专业群,办学体制机制创新及校企合作制度建设及全校性师资队伍建设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检查组听取了各项目负责人的汇报,项目负责人按项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对两年来的建设情况进行了逐项汇报,对建设成效进行了总结,对建设过程中的特色进行了提炼,并提出了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检查组与项目组共同探讨了解决在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各项目组在推进国家骨干院校项目建设中所取得的成效给检查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各项目组尽心尽职,充分考虑项目建设的顶层设计,统筹安排建设进度,合理使用建设经费,促进了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
2.各项目组加强过程管理,明确终端项目通过建设应形成的成果,如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在总结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基础上,对课程建设及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的管理更注重精细化。
3.用理论指导项目建设实践,在实践中提炼和形成特色,如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在校企合作方面总结提炼了“四型、五类、三梯次”的校企合作的系统化构建并取得实效。
在检查过程中,检查组发现有些建设子项目还停留在“计划中”,或正在实施但未对结果进行检验和评价。
王怡民院长对每个建设项目均提出了要求。要求明确国家骨干院校项目建设的时间表;要加强项目建设的过程管理,对每一项工作要留下记录,体现“有记录,则有行为”的原则,要形成相应纪要;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注重提炼,形成各自特色,要有标志性成果。
王怡民院长对各项目组提出了通过建设必须取得的成效。第一,通过项目建设,必须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第二,通过项目建设,必须提升专业教学团队的社会服务能力;第三,通过项目建设,必须使教师的能力得到提升,包括教师的师德师风、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