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有机化学的内容不多,只是必修二一章的内容和选修五。对于高二学生来说只有高一一章的基础,还需加大努力的认真学习。对于化学教师来讲,感觉高中有机化学应该比无机化学要容易接受得多,其容量少,各物质间联系紧密且知识非常系统,应该比较容易掌握。但是,在教学中事实并非如此,不少学生抱怨有机化学难学,成绩也上不去。基于这种现象,我针对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常见困难进行了汇总、分析,总结出了一些学习有机化学的方法:
一、抓住重点,掌握规律
有机化学的中心问题是结构与性质的关系问题,把握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是学好有机化学的基础。从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出发,可以很好地理解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特征包括物理和化学性质。结构决定性质是学习有机化学的法宝。烷烃的单键结构决定了化学性质的稳定性,取代反应为它的特征反应;不饱和烃中的双键、叁键由于其中的一个、二个键易断裂,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加成和加聚反应为它们的特征反应;苯芳烃由于苯环结构的特殊性使其具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双重性质,能发生取代和加成反应;烃的衍生物的性质决定于官能团的性质,如甲酸乙酯、葡萄糖,尽管它们不属于醛类,但它们都含有醛基,因此它们都具有醛的主要性质(如银镜反应等),甲酸(H-CO-OH)从结构看,既有-COOH,又有-CHO,所以甲酸具有羧酸和醛的双重性质。因此要根据官能团种类去分析烃的衍生物的性质。
有机化学学习的一般规律与方法: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一类物质。
二、弄清机理,类比迁移
在学习每一类有机物时,牢牢把握其能发生反应的反应过程(即反应机理)是关键,如:发生化学反应时,键在何处断?键在何处连?反应条件是什么?反应类型是什么?都要理解,并深刻记忆。然后运用类比迁移等思维方法来分析问题。如已知未知的有机物的结构式,您就可根据存在的官能团来分析它应具有的性质——看到醇羟基就应想到乙醇的性质,看到酚羟基就应想到苯酚的性质……在写化学方程式时严格按其反应机理如法炮制,即常说的照猫画虎或者是照葫芦画瓢。
三、经常归纳,沉淀记忆
一章完结后,复习时及时把这一章的内容按表格形式进行归纳总结。找出各类物质中相似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只去记忆那些不同的地方就可以了。这样时间长了在做题时提取信息就不再混淆了。有机化学学完后再进行归纳总结,比较记忆,最后重要的性质不断沉淀,就形成了永久性记忆。除此之外还可借鉴一些巧记法,如:高中有机化学知识“四项基本原则”,四类平面结构:乙烯基、苯基、醛基、羧基;四类取代反应等卤代反应、硝化反应、酯化反应、水解反应。还有顺口溜如:有机化学并不难,记准通式是关键。只含碳氢称为烃,结构成链或成环。双键为烯叁键炔,单键相连便是烷……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记忆,寓知识记忆于趣味之中。
四、学练结合,活学活用
理科光学不练等于白学。如有的学生对有机物的性质记得十分清楚,说起来也头头是道,一旦做起题来便束手无策。这就存在一个知识的学与用断层的问题。我以为在平时的学习中就注重与典型练习题相结合,做题的过程不但是加深印象的过程,更是形成思路的过程。如:在学习苯的物理性质时,苯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我便及时提问:苯与水混在一起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立刻回答:应该会出现分层现象,上层液体是苯,下层液体是水。
五、抓好联系,融会贯通
在有机学习中,除了掌握好各类有机物的性质、用途外,更重要的是要掌握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之目的。
如重要烃及烃的衍生物的相互转化关系可表示为:CH ≡ CH → CH2=CH2 → CH3-CH3 → CH3-CH2-Cl → CH3-CH2-OH → CH3CHO → CH3COOH → CH3COOCH2CH3
学习有机物的相互转化,不仅要掌握转化过程的反应方程式、反应类型,更要理解转化过程与物质性质、制备、用途的关系。
六、针对训练,迅速突破
从有机题型来总结,有机题常见的有机实验题、有机合成题、有机推断题、有机物结构的分析与推断、有机物分子式的计算等。你可以根据自己的薄弱项进行专题强化训练,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其中尤其是有机化学综合推断题。这类题目考查范围广且重点突出,能很好的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做题时勤思考,多分析,找出突破口。通过一定的针对性训练,你的做题能力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总之,要学好有机化学关键是要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把握并用好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是学习有机化学的法宝。当然除此之外,勤奋、刻苦、坚持也是不可缺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