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口吃不成胖子,一锹挖不出水井。同样,一番事理,也不是凭一口气就能讲清的,需逐段逐层、步步为营地阐述论证。可以说,要透析事理,首先关涉的是论证思路的拓展问题。所谓思路,是根据特定的表达需求,思维开拓、延展的路径,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观察、理解、认识的反映过程。初学议论文的同学,往往思路闭塞,只好采用“戴帽+穿衣+着靴”的三段式。正像解数学题,光有结论而没有运算过程一样,写议论文缺乏推理过程,是不能说服读者的。
拓展论证思路,透切分析事理,可以借助于围绕中心论点,运用一定技巧,合理设置分论点的做法。
一.分解法
中心论点一般总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组成。所谓概念分解法,就是对论点中主要的概念进行分解,进而形成几个分论点。
1.并列式横向分解
任何事物都由许多“要素”构成,都有其许多不同的侧面。揭示这些“要素”或侧面,也就揭示了整个事物的本来面目。横向分解,就是从几个互相并列的角度去分析论证中心论点。即将论点分解成几
个并列的要素,组成分论点,逐一加以论述,最后加以归纳,得出结论。
例1:《昨天今天明天》。
提出论点(或论题)后,可作这样开拓:
①有的人沉溺于昨天(或自傲于昨天的成功与辉煌,或悲伤于昨天的失败或苦难);②有的人则老是幻想明天(或幻想有朝一日成为伟人、富豪,或把什么都留待明天);③但更多的人则注重今天,珍惜今天,他们终于干出不平凡的事业。
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一归纳:昨天已成历史,适当地回顾是必要的,但那是为了总结经验教训,为了今天和明天工作更顺利有成效。明天是希望,是我们追求的方向、目的,不展望未来就会失去信心、方向和动力。但未来的美好有赖于今天的努力,所以重要的是抓住今天,珍惜今天的分分秒秒。
掌握这种分解概念开拓思路的方法,关键在于要善于从并列的几方面作多角度分析。
(1)从类别和性质角度设置分论点。
例2:《人美贵在心灵》。
写这一题时,我们可将“心灵”分解成“品德”“思想”“行动”“奉献”等,再进行加工改造,使之具体化,则可形成下面几个分论点:
①人美不在外貌而在品德;②人美不在服饰而在思想;③人美不在外表而在行动;④人美不在位高而在奉献。
(2)从方法和途径角度设置分论点。
例3:《诗意地生活》。
中心论点:人应当诗意地生活。
①诗意地生活,源自人们内心的和谐;②诗意地生活,需要人们从阅读中汲取养料;③诗意地生活,人们需要让自然抚慰自己浮躁的心灵。
(3)从意义和影响角度设置分论点。
例4:《谈意气》。
中心论点:意气,生命的支撑,成功的基石。
①充满意气的人是坚韧不屈的,他们不畏风霜,不畏冷雨;②充满意气的人是勇敢不惧的,他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③充满意气的人是自信乐观的,他们笑对坎坷,拨云见日。
(4)从中心论点所涉及的人、事、物等角度设置分论点。
例5:《说“安”》。
中心论点:安家、安国、安邦,必先安心。
①志者,必先安心;②治者,必先安心;③智者,必先安心;④知者,必先安心。
2.递进式纵向分解
循着事物的内在联系,让思维顺着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特殊到一般,由历史到现实等的路子,一步步地深入下去,展开说理。在论证上表现为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多采用引申、层进、演绎等
推理方法。
例6:《谈“忍”》。
如果以“要有忍的美德”为论点,论证思路就可这样开拓:
①忍是一种美德,能使人得益,因为生活中难免会有磕磕碰碰、不如意的、令人气愤发怒的事。发怒往往会使人失去理智,就会坏事,所以要提倡忍;②青少年情绪偏激、好冲动,尤应有忍的美德;③
但忍是有原则、分对象、有限度的,对坏人坏事决不能“忍”;④忍是一种修养,所以应从加强思想修养人手,培养忍的美德。
第一层阐述提倡忍的原因;第二层进一步阐述普遍性中的特殊性;第三层又进一层阐述“忍”与“不忍”要辩证的对待;第四层揭示“忍’的实质。这样围绕中心论点逐层深入地展开说理,文章思路自
然畅达,论证也就容易深透了。
例7:《谈“让”》。
中心论点:让,是一种美德。
①让,是一种宽广和崇高;②让,可以让我们赢得尊重;③让,需要更多包容与大度。
掌握这种开拓方法,关键在于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逐层深入地提出分论点,并作深入的分析。同时要特别注意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一般来说,纵向开拓的前后顺序是不能随意颠倒的。
3.对照式反向分解
即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加以对照比较,从正反两个方面提炼分论点。可以是分论点的对比展开,也可以是对分论点的辩证分析。
事物往往有其对立面。反向开拓,就是从论题的反面着眼,把思路向与论题相反的方向延伸,通过否定,来达到论证论点的正确与必要性。
命题作文常可用反向开拓的写法,因为命题人总是针对现实命题的。如“要廉洁奉公”,是因为现实有不廉洁奉公的人和事存在,“谈尊师”,因为有不尊师的现象存在,等等。
例8:《学习要循序渐进》。
正因为现实生活中有学习不循序渐进的现象存在,所以论证时,就可以先从学习不循序
渐进的情况写起。论述它的危害之后,再提出正确的做法,并阐述清楚如何循序渐进。当然,也可先正面阐述学习循序渐进的好处,再阐述不循序渐进的错识与危害,最后得出结论。
例9:《谈个性》。
中心论点:在合适的个性中彰显人生的精彩。
①个性不是刻意的标新立异,而是合理的思维创新;
②个性不是新潮的奇装异服,而是有礼貌的行为举止;
③个性不是随意的放浪形骸,而是高尚的思维品质。
二.析因法
任何事物的发生与发展,有果必有因。如果我们把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当作“果”,就可以分析出几条使之产生、成立的“因”,并将其作为议论文的分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