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自然景观有十分丰富的美学内容,地理自然景观美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有独特的作用。地理自然景观是由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组成的,如地貌、水体、气象、生物等,人们称其为地理的第一环境,学生通过对地理自然景观的观赏、游览,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神奇,丰富自身的感情,同时也能开拓视野,增长知识,身心得到很好的休息。
一.地理自然景观的分类:
1.地貌
地貌是地理自然景观中最重要的组成,是其他各类自然风景资源和某些人文景观形成的基础,同时它决定着地理自然景观的构架、意境和气势等主要特征。
我国风景地貌分布极为广泛,主要集中在东部和西部地区,从成因上看,主要有:
①花岗岩地貌。其主峰突出,山岩陡峭险峻,气势宏伟,多奇峰、悬崖、深壑、怪石,雄伟壮观,主要分布东南部地区,如黄山、华山、泰山、九华山、衡山、普陀山等。
②丹霞地貌。其特征是在中国南方红色砾岩上发育出奇峰、赤壁、岩洞等特殊地貌景观,著名的有广东的丹霞山和金鸡岭、福建的武夷山、湖南的武陵源、四川的青城山,江西的龙虎山等。
③火山熔岩地貌。它具有山锥、火口湖、堰塞湖、温泉、熔岩台地等,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环蒙古高原区、环西藏高原区和环太平洋区三个地区。我国境内火山大多是死火山,只有5个活火山(1个在新颖,4个在台湾),6个休眠火山(分别位于五大连池、长白山和腾冲),其中休眠火山就是有景观魅力的火山地貌。
④喀斯特地貌。它具有奇峰异洞、明暗相间的河流、清澈的喀斯特泉等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十分广泛,其中著名的有云南路南石林、贵州黄果树瀑布、广西桂林山水、四川九寨沟和黄龙等。
2.水体
水是自然界分布最广、最活跃的因素之一,也是最有生命力的塑景、构景因素之一。高山大河有汹涌之势,无边大海有广阔胸怀,山间小溪有潺潺之音;平原河流蜿蜒流淌,大江湖泊烟波浩淼;微风涟漪使人感到宁静素雅,急流奔腾使人感到生气勃勃,钱塘大潮使人感到心灵震撼;瀑落深潭,声震故里,泉涌如驰,生机盎然 。可以这样说,水和山、动植物、建筑物相映成趣,能增加地理自然景观的明媚和活力。
3.气象
大气是构景因素中最活跃、最富变化的因素,它不仅以自身的千变万化形成多姿多彩的奇异景象,还赋予自然山水以生机,增添了大自然的神韵,和煦明媚的阳光、晴朗的天空、奇特多彩的天气现象,宜人的气候都是地理自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又通过水文、土壤、动植物等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其他地理自然景观。春夏秋冬四季的更迭,造成了植物、水面景观的变化:植物“春花、夏荣、秋萧、冬枯”,水面“春水绿而潋滟,夏津涨而弥漫,秋潦尽而澄清,寒泉涸而凝滞”,形成了四季律动节奏,使自然界表现出“春山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的景观。
4.生物
作为地理自然景观的动、植物,是自然界中最活跃、最有生机的因素。它们是自然生态环境的主体,是各地自然景观中富有生气的组成部分。正是它们使环境生机勃勃,“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同时起到进化、美化和活化环境的作用,是旅游区景观和园林构成的重要要素之一。动植物资源活跃在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各个领域,但是它又以自身独有的美学观赏性吸引着人们。
二.地理自然景观美的类型
1.形象美
地理自然景观之美,总是以一定的形式和形象表现出来,形象也是地理自然景观美最显著的特征。黑格尔说:“美是形象的显现”。 地理自然景观只有以其形象显现出来,审美主体才能感受到它的美。地理自然景观形象美的特征主要表现为:雄、秀、奇、险、幽。形象美是地理自然景观的基础和核心。
2.色彩美
地理自然景观的色彩主要由树木花草、江河湖海、烟岚云霞及阳光、月光构成。其引起的审美感受是欢乐、幸福、振奋、赏心悦目之感。色彩的层次、种类极多,有:红、橙、黄、绿、青、蓝、紫等。
3.动态美
地理自然景观美是动态的美,这体现了自然美的变易性。同样的山川景物随着季节时令及天气的变化,会呈现出不同形态的美。飘动、浮动、游动、流动、飞动、波动、滑动,不停地变化,引起兴趣、神奇感。
4.朦胧美
模湖、不确定、难捕捉。引起幽邃、神秘、玄妙感。并带有诗意和禅意。总之,景妙在模糊、美在朦胧。
5.音响美
山水间有着各种美不胜收的声响。如鸟鸣深壑、蝉噪幽林、风起松涛、雨打芭蕉、泉泻清池、溪流山涧、钱潮轰鸣等等。音响也参与着山水美的营造,山水美因此而别具韵致。
地理自然景观作为人们的审美对象由来已久。“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登泰山而小天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泰山天下雄,黄山天下奇,华山天下险,峨嵋天下秀,青城天下幽,三峡天下壮”;“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等等名句早已深入人心。对于地理自然景观美的推崇,人们有着超越时代、民族、种族、国籍、文化素质等几乎各种限制的一致性。地理自然景观美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忘情于山水,有助于学生松弛神经,消除疲劳,愉悦精神,陶冶情操,追求美好,更加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