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是元宵节,也是武汉长江工商学院教职工上班第一天,上午,武汉长江工商学院召开新学期首次专题工作研讨会,就学校2014年重点工作和学校2014年目标责任管理工作进行研讨。武汉长江工商学院董事长彭秀春,校长张金隆,校党委书记陈伟,副校长刘腾红、卢炎生、桂裕清,校长助理左宗文、张俊、王程军出席会议,各学院院长、副院长和党总支书记,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参会。会议由张金隆校长主持。
张金隆首先对参会的各位领导干部致以节日的问候,他说,新的一年,学校面临着更加好的发展机遇和更为严峻的挑战:前不久召开的湖北省高等教育工作会提出,要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落实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的平等地位,加强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制度建设。这预示着,学校的发展前景更为广阔;同时,学校也面临着新建院校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工作的挑战,因此要加强学校硬件、软件建设,特别是进一步明确办学理念和定位,凝练学校的办学特色。
陈伟书记介绍了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和政策;教育部关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兄弟学校转型发展的经验和做法,并结合上述经验提出了自己对学校转型发展的思考。他说,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各高校掀起了深化改革的热潮,特别是民办高校竞争激烈,发展速度快,一些地方本科高校开始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指出,学校一直以来都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知识+能力+技能+素质”的要求,培养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实践教学等方面都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他就此提出,学校要解放思想,积极创新体制机制,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以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为关键,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路径,推进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特色发展、错位发展。
各学院相关负责人纷纷就学校办学定位、评估工作、人才培养、目标责任管理工作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管理学院院长张兆国介绍了旅游管理专业“订单班”的经验和做法,他指出,学校要转型发展,必须做好顶层设计,并充分下放办学自主权,以一两个学院为试点,成功后再全面铺开。对于评估工作,他认为,学校的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要“两手抓”。
文法学院院长张金海介绍了文法学院“三学期制”的经验和做法。他指出,要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必须要合理调配理论教学、校内实验教学、校外实践教学的学时,建议各占1/3,并且校外实践教学要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
经外学院院长童光荣介绍了金融专业“订单班”的经验和做法,并提出根据市场需求,可将旅游管理与外语专业、会展经济与外贸专业结合,开设交叉课程,以此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
人事部部长亓小林解读了会上下发的《武汉长江工商学院深化院部目标管理实施意见》(试行)相关内容。
艺术与设计学院、基础课部等单位领导也纷纷发言。
听取了大家的思路和想法后,彭秀春董事长发表重要讲话。她要求:一、学校要向转型工作做得好的学校学习经验,转型的深度、广度和力度要进一步加强;二、学校自上而下要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共同努力,积极做好2014年的各项工作;三、全体干部要以积极的心态开展目标管理,促进学校工作的全面发展;四、各单位要根据2014年的工作要点以及目标管理责任书谋划工作,学校积极鼓励学院进行转型试点,并为试点的学院制定特殊的考核指标体系和奖励机制。
张金隆发表总结讲话,他说,研讨会气氛活跃、融洽,通过研讨,大家达到了认清形势、转变观念、理清思路、明确工作重点的预期目标。学校2014年的重点工作是迎接评估,但是评估是手段,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建设和提升学校品牌影响力才是目的,学校要以评估为抓手,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全面开展各项建设工作。他还要求各位领导干部和教师要做好开学前的各项工作,保障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