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报考资格审查
我校对考生网上填报的报名信息和现场确认材料进行全面审查,确定考生的考试资格。考生填报的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的,不准予考试。网上学历(学籍)校验未通过的考生,我校将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报告,否则不准予考试。
五、考试
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
(一)初试
1.初试时间。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18年12月22日至23日(北京时间,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2.初试科目。
12月22日上午 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12月22日下午 外国语
12月23日上午 业务课一
12月23日下午 业务课二
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详细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及有关要求等由考点和招生单位予以公布。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3.考试地点。由各考点统一安排。
4.考生应当在2018年12月14日至12月24日期间,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二)成绩公布:我校在教育部规定时间内向考生公布成绩。考生对评卷结果有异议,可以依程序申请成绩复查,具体的复查办法按照教育部相关考务文件执行。
(三)复试:复试主要用于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等,是硕士研究生招考的必要环节,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1.我校执行教育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B类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2.我校在国家招生政策要求基础上,结合生源和招生计划等情况确定复试名单。我校的复试录取办法和各院系实施细则,将提前在本校招生网站向社会公布,包括具体时间、地点、内容范围、考试方式等。我校全部复试工作一般在录取当年4月底之前完成。
3.复试内容主要包括:
⑴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
⑵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
⑶专业科目笔试(含专业必须的实验操作、上机操作或专业技法等)、专业面试;
⑷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或旅游管理硕士的同等学力考生可以不加试。
4.复试实行一般不低于120%差额复试。具体差额比例和初试、复试成绩所占权重由我校在复试前确定。
5.跨专业报考的考生由我校各培养单位决定是否加试,详见我校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6. 考生体检工作在复试阶段组织进行。我校参照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规定,结合招生专业实际情况,提出本单位体检要求。
六、调剂
我校将结合生源和招生计划等情况,按国家硕士研究生招生管理规定的考生调剂基本条件要求和我校公布的调剂办法开展调剂工作,通过“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平台进行。
1.我校各培养单位可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情况对一志愿上线考生在专业内部或专业之间进行适当调剂。
2.一志愿报考我校并达到教育部复试分数线及相关要求,但未能被我校录取的考生可申请调剂至其他学校。
3.我校通过“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平台公布一志愿生源不足的专业及调剂缺额,按国家政策及本校调剂管理办法接收调剂考生。
七、录取
我校录取工作在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教育部有关招生录取政策规定及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的补充规定,根据招生计划、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
1.“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和“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不限报考专业,在一志愿考生和调剂考生中,按一志愿优先兼顾专业平衡原则,综合考评考生的初试及复试成绩条件择优录取。
2.我校新生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被录取考生的人事档案等相关材料须转入我校。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定向合同就业,学校不调取被录取考生的人事档案等相关材料,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均须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
3.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录取类别一般为非定向就业,非全日制考生的录取类别一般为定向就业。
八、学制与学费
1.学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均为三年;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详见我校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2.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费为8000元/年.生,其他详见我校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等文件。
九、奖助学金政策
国家计划内招收的研究生享有多项学业奖助政策:
(一)国家助学金:硕士研究生(全日制)6000元/年.生。
(二)国家奖学金:获奖的硕士研究生(全日制)20000元/年.生,根据国家规定的比例评选。
(三)学业奖学金:获奖硕士研究生(全日制)3000-10000元/年.生,按一定比例分等级评选,覆盖面达70%。
(四)符合奖助条件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只享受两年的奖助政策。
(五)学校、学院或社会捐助为研究生设置的其他类奖助学金(如华藏、孝廉奖学金等)。
(六)学校、培养单位和导师为研究生设置“助教”、“助管”和“助研”岗位(统称为“三助”岗位),承担“三助”岗位工作的研究生,可以获得相应的岗位津贴。
(七)奖助学金的具体实施参照国家、自治区及我校奖助学金评选管理办法执行。
十、其他说明
(一)本简章内容如有与国家2019年招生政策不符,以国家招生文件为准,未尽事宜按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执行。凡报考我校的考生均须遵守上述规定。
(二)考生应及时关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http://yz.gxnu.edu.cn/)发布的相关招生信息。
(三)我校非定向录取的硕士研究生一般采取“双向选择”方式落实就业,近年就业率一般稳定在93%左右。
(四)我校只安排全日制研究生校内住宿,硕士研究生一般安排4人/间公寓式宿舍。
十一、联系方式
(一)教育部院校代码:10602
(二)网址:http://www.yz.gxnu.edu.cn(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三)地址:广西桂林市育才路15号 邮政编码:541004
(四)联系电话:0773-5833630;0773-5838221
(五)电子信箱:yjsbgxnueducn
专业目录:http://www.yz.gxnu.edu.cn/html/art9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