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上午,周口师范学院与川汇区人民政府、共青团周口市委在川汇区行政新区综合楼二楼会议室举行全面合作签约仪式。市委常委、副市长刘保仓,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游保峰,市政协副主席杨珺,周口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校长俞海洛,党委副书记赵子忠,副校长毛健民,川汇区区委书记孙敬林,团市委书记李全林,川汇区人民政府区长郭志刚等领导出席签约仪式,周口师范学院党办、院办、宣传部、人事处、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科研处、物理与电子工程系、化学系、生命科学系、经济管理系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及川汇区相关局委负责人、部分市直团委书记参加了签约仪式。仪式由川汇区区委副书记、宣传部长田庆杰主持。
川汇区区委书记孙敬林、团市委书记李全林分别在仪式上致辞。孙敬林在致辞中说,当前,川汇区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在旧城改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和社区建设管理中,需要大量具有现代城市管理水平和具有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各类人才。周口师范学院作为周口的最高学府,具有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和强大的师资队伍。加强与周口师院的合作,能够充分发挥周口师院人才、科研优势与我区的资源、产业优势,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川汇区与周口师院开展校地合作,顺应了中心城区的发展要求,必将为川汇区跨越发展注入新动力,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李全林在讲话中对校地合作表示了祝贺,他说,此次签约是团组织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优秀成果,标志着校地团组织合作领域逐步宽泛,合作程度进一步深化,也标志着团组织服务大局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全市各级团组织和团市委将积极探索合作机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共青团组织、共青团干部和共青团项目的对接,在优秀团干部挂职学习,大学生社团与地方基层团组织的共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践基地”、“青年社会实践基地”、“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团建特色品牌共建示范基地”等共青团品牌活动的合作共建,中心城区服务、社区实践、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等方面,积极推动学校和地方共青团工作的协同发展。
党委书记、校长俞海洛代表周口师范学院在签约仪式上讲话,他说,川汇区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环境优良。近年来,川汇区按照“服务中心城市、建设中心城市”的工作思路,围绕“商贸物流、滨河宜居”的发展目标,繁荣商贸物流,做强产业支撑,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增强综合实力、发展活力和区域竞争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均取得长足进步,呈现出速度加快、结构优化、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周口师范学院是周口市唯一的一所省属本科院校。近年来,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就。学校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努力加强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目前,学校拥有一支以博士、硕士为主体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承担有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科学技术重大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高层次课题,建设有多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河南省豫东南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心培育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作为高等院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是我们的使命。近年来,周口师范学院坚持立足周口、为基础教育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高校智力优势,充分利用地方的广阔天地和发展需求,与地方在科技创新、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创新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就业创业等方面积极开展合作,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
俞海洛表示,长期以来,周口师范学院与川汇区人民政府、周口师范学院与共青团周口市委相互支持,广泛合作,在各自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周口师范学院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进一步丰富合作形式,完善合作机制,扩展合作领域和范围,深化合作层次和内涵,积极推动双方合作持久深入地开展。
在参会领导的见证下,校党委书记、校长俞海洛与川汇区人民政府区长郭志刚签订了《校地全面合作协议》;校团委书记张鹭与团市委书记李全林签订了《校地共青团全面合作协议》。在热烈的掌声中,俞海洛还向川汇区委书记孙敬林和区人民政府区长郭志刚颁发客座教授聘书。
此次校地合作签约,是双方深化合作、共谋发展的大喜事,标志着周口师范学院与川汇区、共青团周口市委的合作将跨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签约仪式结束后,签约双方一行参观了川汇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