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师范大学生物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山西师范大学_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 线上棋牌平台官方版 
hk星空体育

山西师范大学生物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山西师范大学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山西师范大学生物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于2007年9月正式成立。“中心”本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教学理念,以山西省高等学校生物技术特色专业为支撑,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加强实验教学管理,积极推动教学改革,在有效整合实验室资源的基础上,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服务区域经济,特色明显,成效显著。

“中心”集实验教学与实验管理于一体。逐步建成包括生物技术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生物工程实验室,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细胞工程实验室,蛋白质工程实验室,植物分子生态实验室,分子细胞实验室,特种植物大分子实验室、基因工程实验室在内的11个专业实验室。实验室使用面积1560平方米,另有300平方米的温室与配套的室外栽培实验用地1400平方米。近年来,“中心”争取到各类经费上千万元。购置包括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流式细胞仪、高效液相质谱联用仪等在内的设备635台(件),设备总值达1157万元,极大地改善了实验教学和科研环境,为本科生实验教学及现代生物学实验的正常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中心”现有在编人员30人,实验课任课教师22人,教授4人、副教授及高级实验师13人、讲师和实验师1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有19人。“中心”人员实行竞争上岗、择优聘任、定期考核的管理制度。“中心”人员承担4个专业、17门本科实验课程教学之外,还为硕士研究生开设涉及组织培养学、细胞工程学、分子生物学实验的综合性、研究性实验课。

“中心”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中心”在遵循学校相关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制度、教学模式、考核方式和教改方针。首先,“中心”实行“中心”主任负责制,主任主要协调理论课与实验课之间、各门实验课之间的安排,并组织开展实验教学与管理改革;其次,制定和完善了岗位责任制、实验技术人员聘任制、工作考核制度、安全卫生管理制度、仪器设备使用管理规定、易制毒药品管理规定等规章和规定,实现了人、财、物和实验室空间等教学资源集中统一管理,提高了“中心”实验室的利用率,确保了“中心”运转的高效性;第三,“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宗旨,构建生物实验教学体系,实施基础性实验,综合提高性实验,创新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四个层次,其中综合型提高性实验以实验教学和科研训练相结合为主线贯穿整个实验教学全过程;第四,“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学习选择,在学生完成基本技能和必选实验课目之后,通过“菜单式”选课制度,给予学生按照自身特长和兴趣选择的权利,选修实验、自主实验以及开放实验室;第五,以基础实验为重点,以分子、细胞方向的研究性实验为龙头,以科研促进教学,提高实验教学水平;第六,以多元化考核方式,促进实验教学改革与发展。实验教学中心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内容采取多元化考核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基础性实验采用“平时成绩+理论考试+实际操作”的考核形式,平时成绩包含出席率、学习态度和实验报告三部分,综合性实验采用“平时成绩+论文或报告”的考核形式,研究性实验采用“科技论文+答辩”的考核形式,专业实习采用“实习作业+实习考试+实习报告+小科研论文”。多元化考核促进了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中心”大力推进科研与实验教学的相互融合,形成了科研促进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良好局面。“中心”通过研究性实验、科研创新实验、本科毕业论文等多方位、多渠道、深层次的贯穿科研理念。目前,已有500多名本科生参加了科研创新实验,完成了开放项目40余项。主持省级、校级实验项目25项。学生参与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中心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成效显著,学生先后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3次,省"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1等奖3次,2等奖3次,三等奖3次。在首届"华文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2等奖1项,3等奖1项。

“中心”教师在教书育人之外,在科研方面也屡有创获。近三年来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省级科研项目25项,横向联合委托项目8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被SCI、EI收录50篇,出版专著10余部。承担山西省教改项目10余项,山西师范大学校级教改课题30余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0余篇,出版教材10余部。获得山西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二等奖、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研成果奖多项。教学研究成果获山西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荣获山西师范大学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发明专利3项。先后聘请校内外专家开展学术报告70余场,连续举办五届“博士论坛”,并积极推动“研究生学术论坛”,增强中心师生学术交流。

“中心”陆续与当地农、林等相关单位合作,参与或指导当地环保、农林牧业项目,在科技兴晋、科技兴农和当地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韩榕教授领军的课题组,与山西省小麦研究所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在小麦重离子诱变育种,He-Ne激光在UV-B损伤修复中作用机理的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推动了本地区小麦品质改良。由闫桂琴教授率领的课题组对中国特有稀有植物——翅果油树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策划乡宁县煤焦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了山西省琪尔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开发生产了保健品翅果油软胶囊,产品上市后收到广大用户好评,销售量愈增,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由毕润成教授领导的教学科研团队,主持完成了各类生态建设规划与编制工作50余项,到账经费1000余万元。为地方生态建设与保护、环境污染与治理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胡青平教授及其领导的科研团队筛选出了一株“植物根际促生细菌”,并获得国家专利。目前该在山西省专利局的资助下,该菌株已作为专利推广项目(121008)在山西省部分地区推广。张杰副教授带领的课题组将微生物技术应用于环境保护,着重高效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的研制,并为临汾市多家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十二五”期间,“中心”将进一步深化实验教学改革。优化整合实验室资源,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构建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体系,通过建立数字化教学环境,实施实验教学改革,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基础。积极发挥“中心”的辐射作用,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创建成一个教学环境优越、仪器设备现代化、教师队伍精良、教学手段先进、教改成果卓著和管理机制健全的生物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