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概述
光电学科奠基
建校初期的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旧址
1958年,为响应中共中央发出的“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中国科学院创办了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即长春理工大学的前身),专门培养技艺精湛的科研技术人员。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大珩教授为主要创始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王大珩教授所从事的光学仪器专业逐渐细化为今天长春理工大学的诸多专业,我院的光电科学分院、光电工程分院的所有专业均来源于此。
从奖学基金到二级学院成立
“建昭育才”奖学基金捐赠仪式
1998年5月,为了支持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一向热心公益的民营企业家长春中山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昭先生自愿捐资30万元,在当时的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现长春理工大学)设立了“建昭育才”奖学基金,用于奖励学校品学兼优的学生。此举赢得了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师生乃至社会上的一致好评,从此王建昭先生和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1年,在国家大力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有利形势下,长春中山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出资,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提供优势教育资源,合作创办了以民办机制管理和运行的新制二级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光电信息学院。当年经董事会决议,长春中山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昭先生当选为新制二级学院董事长。2002年5月,随着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更名为“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光电信息学院更名为“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走向独立学院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达新校区奠基仪式
2004年,国家作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举措,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迎来了发展历程中最不平凡的一年,教育部确认学院为独立学院。新生的独立学院具备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实施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独立招生,独立颁发学历证明,独立财务核算,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从此,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掀开了发展史上的新篇章,建设和发展开创了新局面。
2008年,随着《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的出台,从2008年起我院毕业生将由本院颁发毕业证书。到2012年,将由本院颁发学位证书。
展开转设的蓝图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新校区规划图
2011年,学院董事会作出重要决策,全面的启动转设评估工作,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着手创办新型民办大学的战略转变。结合院情实际,学院成立了转设评估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转设评估办公室,各项筹备工作有条不紊地逐步展开。
2012年,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新校区项目建设提上重要日程。学院在长春装备产业制造开发区(长春市宽城区兰家镇)购置50.1620万平方米土地,计划建设建筑面积约为30万平方米的新校区。
2014年学院第四届董事会一次会议通过:王思迪先生任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董事长。会议决议通过了《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董事会章程》、《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章程》(修正案)。会议还深入研究了学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新校区建设等有关事项。同年9月27日新校区正式奠基。
2015年九月,我院新校区一期工程竣工,建筑面积19万余平方米,主要包括:教学行政办公主楼、分院教学实验楼、专家工作室、后勤综合楼、食堂、学生宿舍等。十月初,五千余名师生陆续迁入新校区。
开启“十三五”新篇章
2016年学院制定了“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了“转设为普通民办高校、转型为应用型院校、建设国内一流民办大学”的三大目标。通过实施“全面开放办学、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创新、全面依法从严治校”四大发展战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具有人文和创业、创新精神,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