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工程系是学院主要教学系部之一。设有热能动力教研室、机械力学教研室、实训室、系主任办公室。全系共有教师和工作人员22人,其中高级职称11人,中级职称9人,初级职称2人。现开设有电厂热能动力装置、火电厂集控运行、电厂设备运行与维护、机电一体化技术共计四个全日制高职专业,学制三年。
热能动力教研室是学院的主干教研室之一。承担有电厂热能动力装置、火电厂集控运行、电厂设备运行与维护等学院主干专业的教学和专业建设工作,并承担学院相关专业的教学工作。热能动力教研室教师近年来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各种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工作。近年来取得了火电仿真培训系统开发,2011年《热力发电厂》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编写课改教材和讲义《工矿企业自备电厂动力设备》、《锅炉运行技术》、《火电厂脱硫》、《传热学》等,完成课改课程《单元机组及运行》、《热力发电厂》、《汽轮机设备及运行》、《锅炉设备及运行》等,编写《毕业设计指导书》、《200MW机组运行规程》等教学和科研成果。
机械力学教研室是学院的主力教研室之一。承担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教学和专业建设工作,并承担相关专业的教学工作。机械力学教研室教师近年来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各种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工作。近年来编写教材《机械制图》、《机械制图习题集》并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编写课改教程《工程力学》,完成课改课程《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基础》等,编写《金属工艺学》、《机械制图》、《CAD习题集》等各专业、各项目实训指导书等教学和科研成果。
动力系实训室是系部乃至学院的实训教学的场地。现有金工实训室、机械加工实训室、电焊实训室、热力设备、转动设备、管阀等检修实训室、热力运行仿真实训室、模型室、PLC实训室、数控加工中心等实训场地,很多实训场地还承担企业员工的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任务。
电厂热能动力装置:本专业培养掌握电厂热能动力基本理论,热能动力装置工作原理和结构,热力系统布置等方面专业知识;熟练掌握热能动力装置的维护、安装和运行等方面专业技能,面向热力发电厂、电力检修企业、电力安装企业和各工矿企业自备电厂,从事热力设备检修、运行、维护、安装方面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火电厂集控运行:本专业培养掌握火电厂集控运行方面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面向电力行业的发电厂、各行业自备电厂及地方电厂等发电企业,从事火电厂大型发电机组和各行业自备电厂发电机组集控运行、控制、调节和技术管理等工作,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电厂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本专业培养掌握电厂设备运行与维护的基本理论、专业理论,熟练掌握发电企业及工矿企业自备电厂设备的安装、运行、检修能力。等职业技能,面向发电企业及工矿企业自备电厂生产、建设、管理、一线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机电一体化技术:本专业培养掌握加工制造等方面专业知识,掌握数控机床等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加工制造、装配调试、安装验收、运行维护、操作使用等方面专业技能,面向机电装备制造业生产、管理第一线,从事机电设备的加工操作、安装调试、运行维护、保养服务等工作,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在近年来的教学改革中,动力系全体教职员工积极参与、刻苦钻研、勇于改革创新。在各种校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21篇,内部交流45篇,并取得各种竞赛和比赛的各种奖项。动力工程系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2007年由动力系学生组队参加“贵州省职业院校计算机绘图竞赛”获团体一等奖,参赛选手全部获得个人单项奖。
三十年来,动力工程系培养了大批发电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大量从贵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动力工程系毕业出来的学生已经成为贵州各发电企业的生产骨干。还有部分毕业生走上领导岗位、管理岗位和技术能手岗位,成为各单位的骨干和中坚,深受用人单位好评。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