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随着成都师范学院发展步入快车道,教师队伍建设成绩斐然。学校支持鼓励本校的专家学者发挥人才资源优势,积极服务社会,为地方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社会进步献计出力。他们有的出谋划策、贡献智慧;有的点评社会时政和热点问题,引领社会舆论;有的分析教育案例,为青少年成长指路释疑。受到社会各界肯定。
8月,针对全国各地频发的女大学生失联事件,学校党委宣传部请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邓达教授接受四川新网网的记者采访:对女大学生系列失联事件的社会原因、家庭因素作了深入的剖析,并对大学新生的安全提出了切实有效的建议。
近日,在双流县开展的“《见证小康双流我的幸福生活》十大物评选”活动中,学校党委宣传部请政教系主任张晓丹教授通过社会媒体评论双流的系列活动,张晓丹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为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个人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石。双流的活动,通过关注各行各业的平凡人物,挖掘他们身上蕴含的正能量,丰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涵。张教授的中肯评价,为双流传播出好声音,提升了此次活动的社会影响力。
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以法律形式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并规定每年9月30日国家举行纪念烈士活动。四川新闻网记者特别采访设在成都师范学院的四川省师德研究中心副主任彭智平教授。彭智平说,我国设立烈士纪念日。标志着全国人民从此将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共同缅怀为新中国成立、为中华崛起而牺牲的千千万万个先烈。“烈士纪念日设立在9月30日,65年前,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而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纪念日。国家将烈士纪念日选在新中国成立纪念日的前一天,这么具有标志性的纪念日与国庆节衔接起来,能加强青少年的革命传统教育、民族精神教育。这种教育也应传承下去。” “现在我们正在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里面也涵盖了革命传统、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气节的教育。”彭智平说道,如何让青少年认识人生,为国家民族进步作出贡献?在烈士纪念日这一特殊时间节点,是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大课堂和开展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教育、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载体,我们要深切缅怀烈士功绩,传承烈士精神,凝聚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怀,构筑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能。
学校专家学者还积极参与温江区的建设,近年来,温江区的城市发展、文化建设、基础教育等方面都有成都师范学院专家参与建议,支招。
专家学者发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观点,弘扬社会正气,产生了良好的社会舆论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