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由大连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主办的“聚势低空——2025低空经济协同发展论坛”举行。论坛汇聚了来自国内低空经济领域的90余位院士专家、大连市领导、高校资深学者、领军企业代表及行业精英,围绕低空经济关键技术突破、校企协同创新与人才培养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探讨,共绘低空经济发展新蓝图。
东南大学王江舟教授,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山枝教授,深圳北航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荣科教授,武汉大学深圳研究院低空网络首席科学家黄晓明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副院长唐杰教授,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副院长杨凯教授,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朱鹏飞教授,北京卓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专家付明勇,微分智飞联合创始人、浙江大学于欢研究员,山东省南郊无线专网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于传伟、总工程师梁华培、副总经理狄泽,产品方案部兼客户服务部经理张洪亮,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潘存华教授,大连市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处处长林冠呈,大连理工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赵珺教授等嘉宾出席论坛。开幕式由大连理工大学信通学院院长王伟教授主持。
赵珺在致辞中表示,低空经济是国家战略布局的“新赛道”,更是驱动新质生产力跃升的“强引擎”。大工将以“国之所需”为“校之所向”,依托优势学科群,为低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在主旨报告环节,王江舟分析了6G通感算智融合在低空经济场景中的应用前景与挑战;陈山枝详细解读了低空智联网架构及其关键技术;刘荣科聚焦低空安全体系构建,阐述了保障低空经济安全发展的重要举措;王伟介绍了学院在低空经济技术及装备方面的研究成果,强调了鲁棒导航定位技术的核心地位。来自武汉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北京卓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微分智飞等企业的代表,分别就低空经济与统一网络、低空智能通感融合网络关键技术等主题进行了分享,展现了低空经济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探索。
未来,学校将以此次论坛为新的起点,携手各方力量,共绘低空经济“技术图谱”,破解体系架构、关键技术、安全标准等共性难题,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来源: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作者:富小桐 编辑:常思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