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湖南农业大学石雪辉教授_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 线上棋牌平台官方版 
大学库管理系统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湖南农业大学石雪辉教授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人物简介】石雪辉,女,汉族,今年63岁,中共党员,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76年8月至今在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任教,1987年7月晋升为讲师,1993年7晋升为副教授,1994年被遴选为硕士生导师,1997年7月晋升为教授, 2001年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

2006年被评为首届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受到省教育厅表彰。2010年5月,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10年9月,被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30多年来,先后承担“园艺原理与技术”等9门课程的主讲任务,积极参加教材编写和教学基地建设。攻克了欧亚种葡萄在南方高温、高湿地区高产优质栽培的技术难题,手把手地教会了农民高效无公害生产葡萄的新技术,热心为“三农”服务,足迹遍及全省50多个县市,为农民科技致富作出贡献。

用母爱的温暖去培养学生

当你在一片长势旺盛的葡萄种植园地头听到一位学生喊着“石妈妈,出来喝点水吧。”你不要疑惑,对了,那个“石妈妈”就是石雪辉教授。

从毕业之后,石老师就一直坚持在一线担任一名普通的教师,这期间,石老师分别在当时的西南农学院和大连外国语学院扎实学习日语,并于87年作为访问学者奔赴日本香川大学。在日本学习的经历让石老师感触颇深,她想:“只有把日本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应用到教学中,才是对祖国最好的报答。”于是,在后面的教学中,她总是通过向大家介绍各国的先进事例来解读课本上的内容,让每位学生都深刻的理解原本令人感到头疼的理论知识。对于课堂上的教学,石老师一丝不苟,绝不敷衍塞责。

课堂上的严格并不是石老师的本色。“我的心里时刻装着我的学生。”石老师总是喜欢找到一些存在各种问题的学生进行谈话,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在学生曹雄军因为父亲因病早逝而悲伤得难以自拔时,石老师花了三个多小时写好安慰短信,刚起身时差点晕倒,并资助了曹同学1000元钱去参加工作面试。曹雄军感慨地说:“我失去了父亲,是我的不幸,却有着两个母亲,又是我的幸运。”

石老师总是用母亲般的温暖和学生们相处,在田里给葡萄打农药时,石老师总是走在学生的前面,用自己的身体挡住挥发的药水,说:“我的年纪大,皮肤较厚,抵抗力强,不怕农药,你们年轻皮嫩,很容易遭到农药的侵害。”

作为大学教师,石雪晖在教书育人方面有着自己的特色。她先后承担了本科、硕士、博士3个层次学生的9门专业课程的主讲任务,近3年来完成教学工作量3538标准学时,培养硕士生21人、博士生7人,获国家级、省级、校级教学成果奖5项。更难得的是,在细心关爱学生方面,她用心良苦。自己花钱少,逛街少,但学生有困难,她200元、500元地掏,还经常给家庭困难的学生买衣服,逢年过节还会把20多个学生叫到她家,亲自做上满满一大桌菜。所以,学生们都喜欢叫她“石妈妈”。

用农民的淳朴去服务“三农”

“农民的果树110”、“农民眼中的农民教授”,这些都是接触过石老师的葡萄种植户对石老师的称呼,她经常对学生说:“我们要有奉献精神,要急国家之所急。不能光在课堂上栽果树,要栽到农村去;成果不能只写在论文里,要写在大地上,要装进农民的口袋里!”

凌晨从长沙出发前往基地,中午到达常德澧县王家厂镇葡萄种植园为农户上课,下午赶回长沙,晚上到家。20多年里,这条往返近650公里的路已经被石老师走了不下100次,她给农民的承诺是:“只要他们有困难,就随时可以打你电话,而且不向他们收取任何的费用”。下面一段是2011年1月8日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周末聚焦》节目上,针对主持人提出的“您当初为什么会对农民有这种承诺”,石雪辉老师给出了如下的回答:

“因为我也是农村的,我也深知农民的疾苦,我父辈都是农民,所以他们也是很需要技术的,基于这一点吧,因为跟农民朋友有感情,你要推广这个技术,你不去手把手地教他,是做不好的,因为在我们湖南,栽欧美杂(杂品)种都有难度,都有病特别多,如果说你载这个欧亚种的话,不光只是在病害方面,在栽培技术的肥水管理,整形修剪都有问题,所以我每到一个地方去讲课,我都会把我的电话号码交给他,留给她,而且有的年轻农民,他会上网,我就把我的电子邮箱告诉他,我说你有什么情况,你就把照片把它拍好,拍好以后,发到我的邮箱里面,然后我一个人不能解决问题的话,我还有我们团队,我们团队这么多教授、博士,我叫他们一起来看,这是什么病,这是什么虫,这是遇到了什么问题,所以我们一下就给他解决了,解决之后,得出来一个结论了,我们就告诉他这是什么病,打什么药,打几次,多大浓度,好,全都写得清清楚楚交给他”

石老师心系农民,情系“三农”,足迹遍布全省50多个县市,为农民讲课140多场,指导农民新建葡萄园3万余亩,指导葡萄果实套袋5000余亩,指导桃源县桃树生产1万余亩,使成千上万的农民依靠科学技术脱贫致富,成了农民和基层干部心中的“财神爷”,但她的服务都是义务的、无偿的,从不收受农民和基层干部的任何报酬,甚至还免费给农民提供果树、果苗和技术书籍、实验仪器。问及石老师为何能够长期不图回报地服务农民,石老师答道:“我推广科技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农民致富。看着一个个农民因为运用了我推广的技术而发家致富,我就很高兴,觉得再辛苦都不算什么。”

扎实推进创新,攻克技术难题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一种叫“提子”的进口水果走俏中国市场,这种“提子”就是欧亚种葡萄。当时业内一直认为:中国南方是欧亚种葡萄种植的禁区,要在南方种植欧亚种葡萄是异想天开。南方就真的不能种欧亚种葡萄吗?石老师顶着巨大的压力,开始了艰苦的探索!

一般来说,“提子”只能在干旱少雨的地方种植,年降雨量只能在600毫米以下,但湖南的年降雨量一般有1200毫米到1700毫米,是其两倍多。再加上南方高温高湿气候易导致葡萄多病,昼夜温差小使得果实着色差口味不佳,所以最开始时,几乎没人相信石雪晖的梦想能实现。“事在人为。”石雪晖说,“葡萄也像人一样,你对它好,它也就会回报你。”这是石雪晖自己的理论。20多年来,对葡萄像对自己子女一样的石雪晖和她的葡萄团队,打破禁区,先后引进242个品种,筛选出20个成功种植,其中红地球、美人指、高妻、红宝石无核、维多利亚、比昂扣、夏黑无核、户太8号8个品种还进行了品种登记。在栽种方式上,他们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采用嫁接育苗,从引进的38个砧木品种中,筛选出适合南方的4种砧木;在后期管理上,也研究出一系列的无公害配套技术,葡萄成熟期比北方提前近一个月,保证从6月下旬到10月份都有鲜果上市。现在,这些技术在湘鄂赣普遍推广,种植面积在20万亩以上。

“提子”栽种成功了,鲜果产量大增。能否有自己的葡萄酒?近年石雪晖和她的团队又开始研发用于酿酒的刺葡萄。酿酒葡萄与鲜食葡萄一样,种植条件要求很高,得在无污染、无汽车尾气、气候条件好的山区,经过几年的科技攻关,2008年,“刺葡萄酒系列产品”问世,结束了湖南在近30年来无葡萄酒的历史。与此同时,一个名叫“湘酿一号”的新品种也正在培育之中,经过7年的艰辛努力,这个新品种正式通过现场评议。

【作者手记】当你走进湖南农业大学的校门,在不经意间看到一位鬓角微白、满脸慈祥的奶奶骑着一辆自行车,她可能就是石雪辉老师。但你千万不要上去拦住她要求合影,因为你的机会很多,而她骑着车子,很可能是在赶往需要帮助的学生或者农民那里。

【石雪晖语录】

我非常热爱教师这个职业,如果要我放弃,我真不知道我能干什么!

作为农大学生,不能光在课堂上“栽”果树,要栽到农村去;成果不能只写在论文里,要装进农民的口袋里。

石雪晖和农民朋友交流种植葡萄经验。作者:戴震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