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民族大学位于黄海之滨的大连市,隶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是国家唯一设在东北和沿海开放地区、以工科和应用学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民族高等学校。学校1984年立项筹建,有开发区和金石滩两个校区,设有19个教学科研单位,本科专业52个,涵盖工、理、经、管、文、法、艺七大学科门类。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区市及港澳台地区招生,56个民族学生齐聚校园。学校现有教职工1305人,其中专任教师858人,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43.5%,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90.3%,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占50%,双师型教师达34.3%。教师中拥有中科院百人计划等优秀人才98人次,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等各种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的教师36人次。
学校始终把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放在中心地位,建成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拥有省部级重点学科8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6个,省部级重点人文研究基地3个。学校目前拥有计算机技术和生物工程两个领域的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获批成为“国家民委创新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学校始终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和各项教学基本建设。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6项,二等奖12项。2006年,学校被评为“全国首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学校”,2007年在教育部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0年被批准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校”。学校建成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辽宁省精品课程18门,辽宁省精品教材10部。2012-2014年度辽宁省普通高校专业综合评价中,学校工业设计、网络工程、新闻学专业排名第一。工业设计、网络工程、日语专业获首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优势特色专业。学校的本科创新教育、双语教学、课程教学国际化等特色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建校以来,学校培养本科毕业生3万多人,就业率连续9年保持在95%以上。2010年4月,学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首批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近年来,学校还获得“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示范学校”、“国家民委就业典型学校”、“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辽宁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2009年和2014年,学校两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2015年11月,学校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