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还有知己,你填报志愿是基本的意愿,人和人不一样,有的人先选学校,只要进了这个学校的门,不管专业。有的人非常想上,比如我就想学电子,就想学土木工程,他对专业非常看重。学校自知,我如果能上这个学校最好的专业,我也愿意,这是每人不一样。再有每个人填报志愿的时候,你是偏开拓型的,甚至有点激进的,也有偏保守的,稳健的,大家要平衡。至少不要后悔,听了大家很多建议,踮着脚偏要报这个学校,你自己属于什么类型,如果这是一个游戏的话,在战争中的话,你的心态变了,最后你填报的志愿很有可能不是你做了主,很有可能不是科学准确的,最后失败的是你自己。这个知己对自己填报志愿的意愿也要非常了解。
在知彼方面,最重要的是了解高校有一个部分,从考生来讲,一定要高校在各地的招生老师保持密切的联系,想尽办法,不是让大家天天堵在招生现场的门口,但是我觉得在一定范围内,因为咱们都会公布招生的咨询热线,也有网上答疑等等这些,有不少老师会到中学去,跟大家面对面提供咨询,通过各种各样的办法和途径,和你的目标高校的老师保持密切的联系,具体到我们怎么定的这个线的,我只能说清华大学在河南负责招生四年当中,我们开发出来自己的一个小系统,这个东西不能推广,这个系统就是说每年在估分阶段咨询量大体稳定在比如四五百人,他们主动联系我们也好,我们去联系这些高中和考生也好,大体稳定在四五百人在这样的分数段里。通过这四五百人的数据,我们和大家填报志愿的结果以及最后的分数线,录取结果,我们有一个模拟的系统,应该在08、09年实践当中,最后录取分数和当时公布给大家我们估分的分数线两分的差距,基本上是在上下两分之内,应该说虽然是估分估线,但是已经相当准确了。
我想各个高校在各个省都有自己这样的办法,大家如果相信高校的招生老师他是负责任的给大家提供咨询的话,我建议你更多的要和我们高校的招生老师保持联系,他会给你们一个在估计当中相对来说比较准确的一个建议。告诉你这个分数,比如报考清华大学非常有把握,那我觉得你就大胆地保,他不会不负责任。如果告诉你你再考虑考虑,有一定的风险,我知道的清华老师都会负责任给你这样的建议的。所以首先一定要跟高校的招生老师保持联系,要知道目标高校它的分数线在哪一段,我也提醒跟招生老师联系的原则叫非诚勿扰,如果不是诚心诚意跟他去咨询,咱们老师们也在搜集信息,如果大家都不诚心诚意,我把我得分数瞎报,老师搜集到这些数据,就有可能有重大的误差在里面,他得出来的结论,告诉你今年估计线多少,就有可能也有大的误差。
在大部分考生和招生老师大家非常明确,要给我们提供最准确的咨询和信息的时候,我相信咱们所谓知彼也是可以实现的,所以在估分当中,战争界的老祖宗孙子其实已经给大家提供了很好的办法叫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知己而不知彼一胜一负,成功率只有50%,最后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大家线上棋牌平台网址 松口气,关键是自己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