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棋牌网页游戏平台 教师专业发展经历了多重的演变过程,这是教师自身与时代变革要求互动的一个过程。文章从五个方面,对棋牌网页游戏平台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逻辑及一般趋向进行了透视,以期对我国棋牌网页游戏平台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趋势进行正确定位.实现其科学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棋牌网页游戏平台 :专业化;内涵
作者简介:白光泽(1969一),男,吉林长春市人,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教师教育教学及科研工作。邢燕(1972一,)女,吉林省长春市人,长春物业管理学校高级讲师,从事教育管理研究工作。
一、教师专业的成长与理论建构
现代教育学理论对教师专业发展一般从两条主线来理解,一是从教师个人心理的角度来解释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二是从教师受教育的角度来解释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无论从哪条主线去理解,有一点是共同的,即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专业不断成长、建构和全面进步的过程。诚如佛兰和哈格里福斯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既指在职教师教育或教师培训而获得特定方面的发展,也指教师在目标意识、教学技能和与同事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全面进步。钟启泉教授也认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是贯穿于职前培养与职后进修的全过程。教师教育是涵盖了职前、职后教育在内的一体化、专业化的教育。因此,无论从教师的内在要求还是对教师的外在培训,教师专业发展可以理解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专业素养(包括专业心理)不断更新、完善的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一)职业院校教师的职业与地位
现代教育学一直关注教师的职业和地位。近代教师职业的最大变化是由于师范教育的兴起。从1684年德国首办教师讲习所开始,欧洲各国开始了由师范学校培养教师,逐渐要求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必须经过一定的专门训练,师范教育的兴起意味着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开始。我国在废除了科举考试以后,开始举办新式学堂。最初由洋教师或洋学者任教,但随着学堂办学规模越来越大,需要更多受过职业训练的教师,为此,l897年创办的南洋公学师范院和l902年清朝的《钦定学堂章程》提出京师大学专设师范馆,标志着我国师范教育的开始,师范教育也被明确地作为学制的一部分,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师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承担着社会越来越多的职责。因此,教师要成功扮演其职业角色,就必须接受专门的职业训练,在专业意识、专业智能、教育能力、人格品质等方面具有良好素质。由于师范教育在各国教师培养方面承担的任务不同,发展水平也不同,教师的专业化进程也不一致。如欧美的许多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便实行了教师资格制度,而我国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才开始建立教师资格制度。尽管对于教师是否是一种专业,还是半专业或准专业,各有不同看法,但各国都在致力于教师专业化建没,纷纷改革教师教育制度。总体来说,教师职业发展的基本路线都是朝着职业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的。
(二)职业院校教师的发展特点分析
现代教育原理认为,教师的职业化发展过程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示范性,教师的素质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影响和劳动手段,对学生具有一种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二是创造性和灵活性,任何职业都要求创造性,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不仅程度比较高,而且有自己的特点。教师面对的是千差万别的学生,不可能用一种标准或一种模式去塑造他们,因此,教师的劳动并无固定不变的规范、程序、模式和方法可以照搬照用,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尤其是学生的变化和差异做出种种选择,创造性地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三是具有复杂脑力劳动的特点,由于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具有一定自觉意识、情感和个性的活生生的千差万别的人。使得教师的劳动非常复杂,需要运用教师自身的知识和智慧,接受专门的训练才能掌握教育的规律和方法。这些特点说明了教师的职业性质已具备了专业工作的特点,因此,教师己经属于与医生、律师等相似的专业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特长,必须通过长期的专业训练和不断在职进修来提高自己的知识和专业素养。因此,教师职业劳动的性质和特点在客观上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提出提供了依据。此外,除了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教师专业发展以外,由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含了青少年儿童学习、成长的规律,因此,对于职业院校教师来说除了要掌握专业知识以外.还必须掌握教育专业的有关知识和技能,了解教育的规律。因为现代教育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能力,包括自我学习、自我探究的能力以及实践应用能力,如果教师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就不可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这也是要求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所在。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专业建构、成长的过程。在建构主义的理论看来,每个人的知识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处在不断的发展、扩展之中,而且在不同情境中,知识需要被重新建构。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教师具有自主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积极开发自身潜能,建构性地确定职业发展目标。选择职业发展内容、途径和策略,通过自我监控、评价和反思等方式,自觉主动地调节和引导自己的教育教学方面的动机、认知和行为方式,从而获得发展。这种教师的主动建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教师真正获得个体专业发展的有力保障。因为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不是一种外在的灌输式培训或者强制性制度要求,其实质是教师专业素养的不断建构的过程,它必然要求教师是主动学习的个体,是成长过程中的人,需要不断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