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下午,华北理工大学召开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华北理工大学省级、市级创新工作室的建设成果。校党委副书记赵彦刚,唐山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周虎民,唐山市总工会教科文卫工会副主席唐辉出席会议,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及二级单位代表参加会议,共谋创新驱动发展新路径。会议由工会主席李志广主持。
会上重点推介了华北理工大学两项标杆性创新工作室(由习瑾昆教授领衔的省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和韩秀丽教授主导的市级创新工作室),两工作室在科研攻关、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了“双引擎”驱动的创新格局。
赵彦刚高度评价两个工作室的示范作用。他强调,全校教职工要积极投身创新实践,乘势而上建设更多高水平创新平台;要着力构建市级、省级、国家级三级创新工作室培育梯队,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新范式,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周虎民提出“三维发展路径”,即:要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推动唐山产业转型升级;要完善成果转化机制,构建“实验室-中试基地-产业园区”转化链条;要健全“传帮带”长效机制,构建“雁阵式”人才梯队。
校工会主席李志广宣读了《河北省总工会、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命名第十批河北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决定》和《唐山市总工会 唐山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命名2023年唐山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决定》,标志着华北理工大学创新平台建设获得省级层面的持续认可。参会人员就技术创新联盟建设、跨学科团队培育等议题进行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