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有机半导体印刷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以发展新型高性能有机半导体材料为核心,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于场效应晶体管、太阳能电池、光电探测器等的材料体系。建立包括分子结构、光电性质等相关的表征平台,对材料性质进行全面表征,以便对材料进行优化。重点研究有机半导体材料的溶液法印刷成膜工艺,通过分子结构、添加剂以及溶剂控制,实现有机半导体材料的高通量、大面积、适合柔性衬底的印刷加工。建立一个完善的有机半导体印刷电子研究平台,研究能力处于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水平。
深圳市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针对我国水、土污染防治需求,在开展地下水与土壤污染重大基础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社会需求,积极开展地下水与土壤污染勘探、快速检测、污染模拟、污染评价、健康风险评估、修复等技术开发及环境咨询与工程技术服务。促进和推动深圳市水、土污染环保产业的科技化发展,形成深圳市土壤、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管理、规划和决策的实验室及技术支撑平台,成为深圳市土壤、地下水污染修复及管理的智库。
深圳市热电材料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主要围绕热电材料研究与热电器件开发两个方面展开工作。立足于深圳市良好的科研与产业环境、利用依托单位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等学科的交叉优势,以“竞争、协作、开放、流动”的运行机制和“进取、严谨、务实”的科研氛围为导向,借助先进的现代表征手段和方法,围绕研究热电材料的热电传输机理;提高热电材料和器件的热电转换效率;推进热电材料和器件的产业化;并致力于为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提出高效解决方案。
深圳市氮化镓器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以电子与电气工程学科为支撑,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围绕GaN新型半导体材料关键应用技术,面向深圳市半导体行业的转型提升需求,开展GaN功率器件及封装技术、GaN MEMS传感器、GaN薄膜晶体管等方面的创新性研究,为深圳市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和新兴产业的培育提供科学支持与技术服务。以“顶天立地”作为总体建设方针,瞄准国际学术和技术研究前沿,立足深圳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开展高端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以及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以构建创新型、开放式的系统研究平台,形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高水平科学研究和高层次学术交流基地。
深圳市纳米压印技术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包括:纳米压印设备及纳米压印工艺和材料开发和纳米压印技术应用研究,力求在关键设备、工艺和材料、工程应用等方面取得多项原创知识产权和专利,填补深圳市、广东省和国家在高端纳米压印技术领域的空白,为后期成功实现产业化和经济效益奠定基础。同时实验室也秉承面向社会、讲求实效、资源共享的原则,为深圳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科研、培训、咨询和技术开发服务,对外开放重点实验室平台设备。
深圳市细胞微环境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的研究以细胞与细胞微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为核心,利用模式生物、细胞技术、分子技术、工程模拟等多种研究手段,紧紧围绕细胞-微环境相互作用在人类疾病、发育和生物农业中的重要作用等,进行多层面,多方位、多领域的研究。同时结合基础研究开发有应用前景的生物材料、生物医药用于相关疾病的治疗;发掘重要的植物基因资源用于生物育种,并从新的角度研究生物农业抗病虫、抗胁迫的机制和防治。
深圳市氢能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主要研发任务是搭建一个电解水制氢的深圳市重点实验室共享平台,平台具备PEM电解水制氢系统的设计、组装及测试能力,实验室专注于研究酸性电解水制氢的技术,掌握催化剂、双极板及单电池等关键组分的工艺及工程技术。具体的研发任务为: (1) 用于PEM电解水制氢的非贵金属析氢电催化材料与析氢电极的研究; (2) PEM电解水制氢的单电池的设计及综合流体仿真; (3) 电堆一致性与系统一体化集成设计的研究。目标是建立一个以酸性电解水制氢(PEM electrolysis)为主的氢能技术重点实验室,为填补国内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及为实现氢能技术在深圳市的产业化打造基础,而且并能在短期内把南方科技大学和深圳在氢气制备技术领域提升到国际领先水平。
深圳市全光谱发电材料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专注于太阳能全光谱发电技术研究和开发,重点研发太阳光谱分光和聚光材料、新型高效光伏材料及器件和高热容热存储材料。南科大材料系何祝兵教授和化学系何振宇教授分别担任实验室正副主任,固定研究人员22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科研人员10人。拥有先进的复合光学镀膜系统、PECVD、PVD、ALD等薄膜物理沉积设备,和完备的化学合成和检测表征平台。至今,已经在Adv. Mater.、Angew. Chem. Int.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申请专利近30项。光伏电池冠军效率接近20%,并研发出一批高质量的光学薄膜材料设计与制备工艺技术。
城市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和管理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依托南方科技大学环境学院,于2016年4月获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资助建立。
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实行在依托单位的领导下和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实验室主任为刘崇炫教授,执行主任张作泰副教授,实验室拟配备26名科研人员,其中学术带头人3名。实验室人员主要为来自城市固废资源化技术与管理领域学术界和工程界的高端人才,包括国家“************”特聘专家,固废综合利用领域知名企业家、教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孔雀计划获得者、高级工程师等。
实验室主要研发内容主要包括:
(1)固体废弃物资源化与无害化工艺研究;
(2)固体废弃物处置过程中环境控制与修复研究;
(3)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管理研究。
深圳市电力直驱技术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主要围绕高密度电力直驱技术和无接触磁性变速传动技术开展研究。通过探索电机电磁能量转换新理论、新方法,发展电能生产、利用新技术,并推动其在新能源发电、电气驱动、高效节能等场合的应用,最终服务珠三角地区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实验室位于深圳市大鹏新区,场地占地650平米,具备百千瓦级机电能量转换测试平台和中型尺寸机加工中心,可开展新型样机试制、系统性能测试等工作。实验室将结合大鹏新区产业和区位优势,积极推进海洋电力传动装备、海上直驱风力发电装备的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