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中医药大学中药动物药实验室负责人:张辉,1958年生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春中医学院研发中心常务主任,吉林省第六批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吉林省第一批拔尖创新人才。
任中国药学会动物药专业组委员、国家创新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等学术兼职。获国家专利1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及成果6项。
实验室简介:
中药动物药实验室依托于长春中医学院中医药与生物工程研发中心,具备300㎡实验室面积;拥有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膜分离仪、超滤装置、收集器、超纯水机、旋转蒸发仪;有效成分低温分离技术:高速冷冻离心机、超低温冰箱、制冰机、冷冻干燥机;色谱分离技术:高分辨串联质谱、液质联用仪、气质联用仪、制备液相仪、高效液相、中压制备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现代干燥技术:快速真空浓缩系统、鼓风干燥箱、喷雾干燥仪、冷冻干燥机;药理实验技术:荧光倒置显微镜、二氧化碳培养箱、多谱勒血液测定仪、凝胶成像及分析系统。等1100万元仪器设备。
具备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鉴定与合成基础研究、中药各类新药和保健食品开发研究的能力;承担国家科技部重大课题“人参鹿茸关键技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专项“我国名贵珍稀动物药的基础研究”等课题等数十项,科研经费为1000余万元,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5项、形成以邓明鲁终身教授为学术带头人、张辉教授为学科带头人、曲晓波、赵大庆、刘大有、姜大成、徐力、王淑敏教授、王永生、赵雨、李健平、林喆、邱智东、李宜平副教授、孙秀玲、唐燕、王凯实验员的学术梯队,具有博士生导师4人、博士6人。
研究方向:
(一)中药(动物药)资源与应用开发研究
此方向以中药动物药领军人物邓明鲁终身教授为代表,研究实力雄厚,先后承担了省内、东北地区、全国及部分睦邻国家的药用动物资源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曾出版了《中国动物药》、《中国药用动物志》1、2、3册、等多部专著,并创立了中药动物药三级资源理论体系。
(二)中药(动物药)化学及新药研究
该研究方向取得较多科研成果,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专项“我国名贵珍稀动物药的基础研究”、国家科技部“十五”重大攻关项目“人参、梅花鹿产业化开发关键技术研究”等项目共获得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建立了中药动物药大、小分子提取分离鉴定与合成基础研究的方法与体系、具备了中药各类新药和保健食品开发研究的能力。
(三)中药品种整理与质量标准化的研究
明确中药资源确切品种是保证安全用药的根本,多年来在此方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出版了《吉林药材图志》、《吉林常见易混中草药鉴别》等专著,承担国家1035工程“两头尖质量标准的规范化研究”以及多种新药的质量标准研究,为中药材的标准化做出了大量工作。
(四)中药GAP的研究
中药材无公害规范化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的根本,长白山区域是北药的重要产区,我室1999年我室成为国家GAP起草7人小组成员之一,参与了吉林省中药现代化产业(吉林)基地建设的工作,以及北药基地药材栽培品种和技术和指导工作,具体参与鹿茸、人参、中国林蛙等GAP基地、SOP规范建设。
(五)中药生物工程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药动物药的蛋白、多肽、酶工程已经开始并深入,我室的生物工程研究已起步,确立有“利用酶工程切取鹿茸蛋白获得活性多肽研究”的课题,目前正向鹿茸、哈蟆油基因工程研究方向发展。
实验技术:
以中药资源学、中药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组合化学、结构化学理论为基础,应用超声提取、半仿生提取、膜分离、超滤、超临界流体萃取、微波萃取、逆流色谱、模拟移动床色谱、高通量筛选等现代技术对中药有效成分、有效组分进行分离纯化,筛选药物前体化合物,深入进行中药大、小分子活性与结构的构效关系的研究,为实现中成药低剂量、可控化、易服用、易携带提供先决条件。开发生物大、小分子药用作用清楚、疗效确切的前体药物和新药。
研究成果:
该研究方向建立了中药动物药大、小分子提取分离鉴定与合成基础研究的方法与体系、具备了中药各类新药和保健食品开发研究的能力,近五年取得较多科研成果,主持的新药乳癖宁研究、痔宝丸研究获得转让经费200万元,并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的两头尖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壮骨伸筋胶囊研究获中华中医药学会进步三等奖;主持的现代结构药物研究、穿龙薯蓣组织快繁技术的研究、感冒2号的研究获吉林省科技成果;参加完成并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
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专项“我国名贵珍稀动物药的基础研究”、国家科技部“十五”重大攻关项目“人参、梅花鹿产业化开发关键技术研究”等项目获得学术上的突破性进展,从中国林蛙油中获得抗疲劳因子、抗菌止咳成分1—甲基海因并获得了合成产物。从鹿茸中获得多个多肽因子,并通过对鹿茸蛋白的酶水解获得了活性因子,首次证实了次黄嘌呤与传统鹿茸质量标准的线性关系。
在Food chemistry、Food Sci、应用化学、高等学校化学学报、中国中药杂志等杂志国家以上发表了study Of succinylated food proteins by Raman Spectroscopy、白眉蝮蛇毒及蛇毒酶的激光吸收飞行时间质谱研究、对《中国药典》2000年版动物药质量标准的商榷、龟甲滋阴活性成分的研究论文100余篇,其中80余篇被SCI收载。并出版了10本《常用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丛书》。
公共技术服务能力:
1、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膜分离仪、超滤装置、收集器、超纯水机、旋转蒸发仪;
2、有效成分低温分离技术:高速冷冻离心机、超低温冰箱、制冰机、冷冻干燥机;
3、色谱分离技术:高分辨串联质谱、液质联用仪、气质联用仪、制备液相仪、高效液相、中压制备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
4、现代干燥技术:快速真空浓缩系统、鼓风干燥箱、喷雾干燥仪、冷冻干燥机;
5、药理实验技术:荧光倒置显微镜、二氧化碳培养箱、多谱勒血液测定仪、凝胶成像及分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