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说教式”心理课 鄂州职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这样 “圈粉”年轻人_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 线上棋牌平台官方版 
大学库管理系统

打破“说教式”心理课 鄂州职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这样 “圈粉”年轻人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在鄂州职业大学校园里,有一簇特别的“向阳花”正悄然绽放。这支以学生为主体组成的朋辈成长团队,虽非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却凭借同龄人特有的共情能力和亲和力,为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这里,心理健康教育不再是单向的知识灌输,而是融入学生生活日常——或许是晨光中的一句贴心问候,或许是夜色里一次真诚倾听,又或许是操场上的一场解压游戏。“向阳花”朋辈成长工作室用青春独有的温度,编织着一张细腻而坚韧的心灵守护网,让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破土而出:精准对接学生心理需求

“当我情绪低落时,更愿意和同学聊聊,因为他们更懂我的处境,和他们倾诉时也更自在。”大二学生小林道出了许多同龄人的心声。

一组来自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调查显示,高达91%的学生面对心理困扰时,更愿意向同龄人敞开心扉。这一发现,促成了“向阳花”朋辈成长工作室的诞生。工作室以“助人自助、共同成长”为核心理念,新创构建了“一二三四五”互助模式——以工作室为一个平台,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教育和面向有需求者提供精准帮扶两个面向,建立“班级-院系-学校”三级队伍,实施心理隐患预警、定期排查、知识普及、专业转介四层推进机制,将心理育人融入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的教育体系。

202504181251048.jpg

在趣味拓展中放松身心

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壁垒,让心理帮扶变得简单而自然。“不像上课,更像朋友聚会。”许多参与学生表示,最初是被工作室轻松活泼的氛围所吸引,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心理健康教育。

枝繁叶茂:三级联动织就心灵守护网

“那天室友注意到我的异常,悄悄联系了心理委员……”教育管理学院王同学至今还记得,正是室友的细心观察和主动关心,他才能及时走出心理困境。在鄂州职大,朋辈互助不是一句空洞口号,而是通过“班级—学院—学校”三级关爱网络层层递进,将温暖传递到每位同学身边的生动实践。

在班级层面,每班都活跃着一支由心理委员和寝室长组成的朋辈观察员,他们像校园里的“情绪晴雨表”,既能组织生动的心理主题班会,又能在日常生活中细心观察,敏锐捕捉身边同学们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需要帮助的同学。

各院(部)心理部则发挥着“联络桥”的作用。这些同学们则化身“心理达人”,定期开展心理讲座、心理知识竞赛和心理危机排查工作,动态掌握学生心理状况,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精准帮扶。

202504181251050.jpg

巧手缠花解压 朋辈互助升本

在校级层面,“向阳花”团队是核心力量。他们经过系统培训,掌握了“倾听的艺术”和专业的心理助人技巧。在最近举办的“专升本”朋辈互助活动中,他们通过经验分享和缠花制作艺术疗愈相结合的活动,有效缓解了同学们的备考压力。

此外,心理健康中心联合工作室,为各院(部)学生开展心理委员培训、心理嘉年华、运动嘉年华等活动,以轻松活泼的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理念,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近期,他们还走进“一站式”学生社区,通过谈心谈话、心理骨干培训及主题班会等形式,为学生送上“心理营养餐”。

工作室的指导老师张炎表示:“学校打造的这套体系,实现了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最可贵之处在于让心理帮助不再刻意,而是成了同学之间自然而然的相处方式。当同学们遇到心理困扰时,总能第一时间接收到来自同龄人带着温度的理解与帮助。” 

花开五瓣:心理育人的“破圈”行动

202504181251049.jpg

同学们一起做减压小游戏

在黏土捏塑中疗愈心灵,在团体热舞中释放压力,在朋辈微课里获得成长……近年来,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打破传统模式,创新推出“五育融合”心理育人体系,让心理健康教育从“说教式”变为“体验式”。

在德育与智育融合的朋辈讲堂上,学生们变身“小讲师”,分享心理健康知识、学习技能和思想道德榜样故事。“如何平衡学习与生活?”“怎样应对考试焦虑?”这些贴近学生实际的话题引发了热烈讨论。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站,更是德育与智育的融合平台,让同学们在倾听与交流中收获成长。

艺术手工坊则是美育与心理教育的完美结合。彩绘、黏土、拼贴……这些看似简单的手工活动,实则是同学们情绪表达的窗口。在这里,没有评判的眼光,只有创作的快乐。参与活动的同学们表示,在艺术创作中找到了释放压力的新方式,也重新发现了生活的美好。

体育与心理的结合同样富有创意。朋辈团体健身舞吸引了大批学生参与。在领舞同学的带动下,大家随着音乐尽情舞动。这种“分享+舞蹈”、“线上+线下”的创新形式,让运动成为联结彼此的纽带。舞步跃动间,同学们不仅锻炼了身体,更在团体活动中提升了自信与自律。

202504181251051.jpg

开展辈微访谈活动

针对宿舍关系、情感困惑等学生关心的问题,朋辈微访谈和心理微课通过新媒体技术,用镜头记录同龄人的真诚对话,用短视频传播心理健康知识。这种将心理健康知识送到学生指尖上的生动形式和“接地气”的内容在学生中广受欢迎,一经推出就引发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和共鸣。

花开有声:从受助到助人的美丽蜕变

两年来,“五育融合”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累计开展50余场次,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数千名学生的心田。学校最新调研数据显示,参与朋辈互助活动的学生,在心理弹性量的总分及坚韧性、力量性、乐观性等各项维度得分上均显著高于未参与者。

“以前遇到挫折就容易消沉,现在学会了自我调节。”学生心理委员小张分享道。更可喜的是,这种互助模式培养了一批“助人自助”的典型。校心理协会陈同学在见义勇为受表彰后,主动转型为朋辈讲师;退伍复学的蔡同学通过分享军旅故事,不仅激励他人,自己也荣获“长江学子”称号。

202504181251052.jpg

在朋辈沙龙里分享成长经历

“帮助别人的过程,也是自我成长的过程。”黄同学深有感触地说。随着影响力扩大,这一模式正产生辐射效应,无数同学在这里学会倾听、乐于分享、收获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人朱晓静表示:“朋辈互助让学生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体现了我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未来,我们将持续优化这一模式,让更多学生受益。”(记者 何建华)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