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是满族的发祥地,满族的始祖布库里雍顺相传是天池仙女佛古伦吃了长白山的朱果受孕而生,清太祖努尔哈赤当年就在长白山里打猎、掘参。通化这一带,就是建州女真的辖区,许多满语地名延用至今。
所以,长白山区、鸭绿江流域也是满族文化的发祥地,遗存有丰富的满族民间文化。由于清代对长白山区的201年封禁,又由于这里山高林密、交通险阻、人烟稀少,至使满族的遗存文化湮没于林海雪原中,长期未被发现,特别是满族的民间美术,成为了中华民族艺术宝库的一段空白。
吉林省通化师范学院地处东北边陲的长白山区,院领导和科研处等主管部门多年来重视长白山文化的研究,将其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取得了诸多成果。通化师范学院美术系王纯信教授在长白山下、鸭绿江畔的广阔地域从事满族民间美术的挖掘、抢救、整理、研究与开发工作二十余年,在满族民间美术领域的科研居全国领先地位。
通化师范学院的中国满族民间美术研究中心建于2004年,这是全国首家满族民间美术研究机构,研究中心下设满族民间美术陈列馆,展出了满族刺绣、剪纸、木雕、筐编、家具等珍贵实物。
近年来,又有青年教师参加,使这一课题研究后继有人,取得了不断的进展。
1、2007年《长白山满族剪纸》、《长白山满族枕头顶刺绣》入选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2008年《长白山满族剪纸》、《长白山满族枕头顶刺绣》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2009年《长白山木屋建造技艺》、《挖参始祖老把头传说》、《长白山满族大酱酿造技艺》、《长白山野生山核桃拼贴技艺》、《长白山满族医药》、五项成果列入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上述五项已报国家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