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耀廷,男,汉族,1962年7月生,河南西平县人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琼州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农业部热带作物产业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热带作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热带农业》杂志编委。
个人履历
1979年9月至1983年6月在河南农学院读本科,获农学学士。
1983年9月至1986年6月在河南农业大学读硕士,获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学位。
1986年7月至1998年8月在河南农业大学工作,主要从事小麦新品种选育及杂种优势利用科学研究,参加了“豫麦3号”、“豫麦9号”和“K型杂交小麦”的品种选育,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和三等奖3项。1993年被破格评聘为副教授,1994年被聘为硕士生导师。
1995年5月至1998年5月在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挂职锻炼,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1998年9月至2001年7月在南京农业大学读博士,开展棉花产量性状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研究,获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博士学位。
2001年9月至2003年8月于清华大学做博士后研究,主要开展棉花纤维品质改良的分子工程研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
2003年9月至2007年9月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工作,被聘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院校发展与改革办公室主任、科技处处长、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院校党委委员和副院校长。
2006年3月至2006年12月海南省儋州市挂职锻炼,任儋州市委副书记。
2007年9月5日至2008年4月海南大学工作,任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2008年4月以来任琼州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
研究方向
香蕉、橡胶等热带作物种质资源离体保存、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规律、育种方法和新品种定向培育的研究。
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SSR分子标记开发和在香蕉种质资源遗传分析中的应用》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香蕉栽培品种的SSR分子鉴定》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子课题《香蕉种质资源DNA分子指纹图谱的构建》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子课题《菠萝种质资源DNA分子指纹图谱的构建》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SSR分子标记的开发及其在橡胶树选育种中的初步应用》
农业部南亚专项《中国热带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农业部南亚专项《香蕉品种快速检测技术推广应用》
农业部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五指山地区热带作物种质资源调查》
农业部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香蕉野生种质资源调查》
获得荣誉
K型杂交小麦研究,河南省科技进步2等奖,1994年;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应用理论研究,河南省科技进步3等奖,1991年;
矮秆高产抗病冬小麦品种豫麦9号选育,河南省科技进步3等奖,1990年;
小麦品种资源的研究利用,河南省科技进步3等奖,1986年。
发明专利
一种编码蛛丝蛋白的基因及其应用。中国发明专利(03136984)2003(7)
棉花葡糖醛酸转移酶及其编码基因;(申请号: CN200510063089.7)(公开号:CN1673374)
论著成果
1.著作
《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二版)
《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杂交小麦和小麦遗传育种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农业应用试验统计》(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