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与人格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前身是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学实验室,始建于1983年。所在学科点在黄希庭教授领导下于1986年获得普通心理学硕士点,1993年获得基础心理学博士点,同年,组建成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基础心理学实验室,1998年获准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获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点,2001年基础心理学专业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成为重庆市重点学科,2003年成为一级学科博士点。其中,在2000年,本实验室发生重要转变,组建成为“重庆市基础心理学重点实验室”,由张庆林教授任主任;并于2002年建成开放,改由李红教授担任主任;2004年6月,通过重庆市教委的评估,被评为“优秀示范重点实验室”;2005年底获准建设成为“认知与人格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年,本实验室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心理学系合作建成“中加联合儿童发展研究中心”。2008年,“认知与人格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教育部专家组验收。
实验室经过30余年的积累,培养了一个优秀的科研团队,取得了良好的学科建设成就。2005年至2010年6月,实验室固定人员主持了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58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SCI/SSCI论文110余篇,著作40余部,其科研成果所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20余项。现已形成四个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的研究方向,不少研究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有些成果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这四个研究方向是:思维过程与脑机制、创造性认知过程与脑机制、时间的心理与脑机制和自我与健康。
在未来的几年里,实验室力图在不同层面揭示人类高级认知活动的心理机制和神经机制,揭示健全人格养成的心理规律和生理机制,力图实现对认知与人格研究的全方位、多层次整合,使本实验室在认知与人格研究领域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国家在西部地区举足轻重的心理科学研究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和社会服务平台,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贡献力量。
更多信息请点击:http://www.labofc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