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松教授
黄松,教授、博士,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人选、广西民族事务委员民族工作专家顾问、广西地理学会常务理事、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旅游研究团队”首席专家、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院长(主要负责科研、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工作),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2006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产业经济专业,获博士学位,2006年晋升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民族地区地质公园建设与特色旅游开发、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
主讲课程:
《旅游规划》、《旅游资源学》、《旅游地理学》
主持的主要纵向科研项目:
1. 主持在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民族地区地质公园建设与特色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研究——以广西为例”(项目编号:08BMZ041),该项目是国内第一个关于“地质公园旅游研究”的国家级课题;
2. 主持完成广西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桂西地区地质遗产保护开发与地质公园建设研究”(项目编号:0728010);
3. 主持完成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研究课题“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与地质公园建设研究——以桂西地区为例” (项目编号:06FMZ006);
4. 主持在研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桂西地区地质遗迹与民族文化资源的空间关系及整合开发研究”(2011GXNSFA018004);
5. 主持在研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特色研究团队”项目“旅游研究团队”建设;
主持的主要横向科研项目:
1. 主持国家开发银行规划、财务顾问招标课题“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融资规划”;
2. 主持广西国土资源厅“广西鹿寨香桥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项目;
3. 主持桂林市旅游局 “桂林市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项目;
4. 主持桂东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黄姚古镇文化挖掘整理与展示策划”项目;
5. 主持广西国土资源厅“广西全州雷公岭国家矿山公园规划”项目;
主要学术论文:
以独著或第一作者的形式在《地理学报》、《地理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23篇,主要代表作:
1. Huang Song, Geological Heritages in Xinjiang, China: Its Features and Protection,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地理学报》英文版),2010;
2. 独撰,《新疆地质遗迹的分布特征与保护开发》,《地理学报》,2006;
3. 第一作者,《新疆地质遗迹空间格局区划系统构建及其特征的定量表征》,《地理研究》,2007;
4. 第一作者,民族地区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布局研究——以桂西为例,广西民族研究(中文核心期刊),2008;
5. 独撰,民族地区地质公园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桂西为例,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中文核心期刊),2009;
6. 独撰,地质公园系统集成的内涵界定及其框架模型构架,广西民族研究(中文核心期刊),2009;
7. 独著,桂西地质遗迹空间格局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文核心期刊),2009;
8. 第一作者,《新疆地质遗迹特征与地质公园建设》,《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文核心期刊),2005;
9. 独撰,《桂西地区人地关系类型划分及其特征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文核心期刊),2008;
9. 独撰,《地质遗迹保护开发实施步骤与模式优选——以新疆为例》,《桂林工学院学报》(中文核心期刊),2006;
获奖项目:
1. 独撰系列论文《民族地区地质公园建设与旅游开发研究》获广西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2010 。
2. 中国地理学会第一届“全国优秀地理科技工作者”,2009。
3. 指导的作品《基于空间分析的桂中北地区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布局研究》获全国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奖西安世园会专项一等奖,2012;
4. 第十二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老师奖,2012;
5. 指导的作品于2007年和2009年两次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奖三等奖,两次获得“挑战杯”广西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奖特等奖和优秀指导老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