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志 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者
王贵志,化学化工学院讲师,博士。主讲《无机非金属材料》《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化学》等专业课程,尽心上好每一节课,获得了宿州学院教案评比一等奖。科研中不断探索,潜心研究,主要从事新型纳米材料的制备与改性及其在能源环境化学领域的研究工作,目前作为团队成员在自旋电子与纳米材料安徽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和校级科研平台新能源与低碳技术研究中心开展研究工作。近三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安徽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1项,宿州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项,企业委托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等项目多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授权国际发明专利1项。作为2022级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班班主任,积极在学生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职业规划等方面给予帮助。
付敦 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者
付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他积极参与教学创新改革,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校级质量工程项目等3项,发表教研论文3篇。作为安徽省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骨干成员和长江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他结合皖北矿区生态环境特色,长期与国内外学者合作开展学术研究,努力推动水文水环境学科发展,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安徽省高校中青年教师培养行动项目(优秀青年教师培育项目)、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等8项,已在生态环境、化工、工程技术领域发表SCI论文20余篇。指导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7项,指导学生发表论文7篇。作为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教研室主任,他积极推进专业建设,注重学生专业素质培养,2022届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班考研“学霸宿舍”(6人全部考取硕士研究生,其中5人被“211高校”录取)被新华网等媒体报道。
朱行宇 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者
朱行宇,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讲师,博士。他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教学科研并重”的理念,积极将个人成长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在《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积极创新教学模式。他结合自身科研经验,将学科前沿成果融入课堂,使学生不仅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能够了解前沿科技的最新动态。通过启发式教学与互动讨论,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广受学生好评。科研方面,他致力于量子信息与量子物理领域的研究,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重点项目等多个科研项目,并积极参与国家及省部级重点课题的研究工作。他紧跟国际学术前沿动态,深入探索学科交叉与应用创新,取得了多项重要科研成果,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得到了国内外同行专家的高度认可与关注。
郝建秀 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者
郝建秀,化学化工学院讲师,安徽大学博士后,安徽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华南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国林学会会员,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会员,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天然纤维复合材料分会委员。主要从事天然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基础理论创新及新产品开发创制等研究,具体研究方向包括多相界面相容改性、树脂对天然纤维浸渍改良、天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承力机制和复合材料动态失效机理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5项,校级教改项目1项,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任务等项目6项。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荣获国家级奖项1项、省部级奖项2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教学论文3篇,其中一篇EI论文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遴选为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获授权发明专利5件;2022年获淮海科学技术奖1项。
臧春娟 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者
臧春娟,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她以“认真讲好每一节课,让学生在每一节课上有收获”的教学理念,承担了《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等地质类专业主干课程以及《地球化学综合实践》《地质综合能力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工作,所讲授的《矿物学》课程为省级思政示范课。发表思政类教研论文4篇,积极指导本科生进行科学研究活动,指导的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5篇。她主要从事实验岩石学的研究工作以及高温高压实验模拟平台的搭建,该平台先后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西北大学、东华理工大学等单位提供技术服务,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安徽省教育厅重大项目、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等各类纵向项目6项,作为骨干参与国家基金等各类项目10余项,主持企业委托的横向项目3项。公开发表论文12篇,其中SCI论文6篇,以第一作者发表TOP期刊2篇,参与编写专著1部。(撰稿:宣传部 编辑:张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