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结构与工程振动”实验室设备先进、规模较大,硬件条件居省内前列,于2003年12月被唐山市科技局定为唐山市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以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为方向,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以学生为本,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为核心,以土木工程专业各阶段结构设计课程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为线路做好学生的结构实验。同时,培养一支优秀的教学、科研型团队,成为学校及社会的科研实验场所,成为唐山市的结构实验基地,服务于环渤海地区。
2.基本实验条件
结构与振动工程实验室,设备总值298万余元,试验大厅建筑面积450m2,跨度15m,设有5吨梁式吊车,轨顶标高7.2m;实验台座8×15=120m2,固定槽道抗拉能力1000kN/m;双向预应力反力墙,纵向反力墙8×8m(宽×高),横向反力墙4×6m,墙顶水平加载最大可达1000kN;承力架高8m可施加最大竖向荷载2000kN。台座、反力墙与承力架配合,可用于单向、双向和三向静荷载试验,可完成大型结构的模型试验和小型结构及构件的足尺试验。
主要加载设备:高精度静态伺服液压设备1台,2000kN压力机1台,600kN万能试验机1台,1000—2000kN高精度液压千斤顶4台,300kN拉压千斤顶2台,各种力传感器6台。
数据采集系统:日本进口多通道静态应变仪(10通道,TDS-303)1台,日本进口50通道数据转换箱1台(ASW-50),日本进口多通道动态应变仪(8通道,SDA-810C)1台,及配套数据处理软件1套。
无损检测设备:英国进口保护层测定仪(CM90-90mm)1台,瑞士进口超声波测试仪(TICO)1台。
2005年,学院自筹资金,添置了电子万能试验机1台(型号:CSS-44200),价值20余万元;添置了振动与控制教学实验系统(型号:ZJY-601A)5台,价值20余万元;新增实验室面积80平方米。
2006年,学院自筹资金28万余元,又添置了高精度液压千斤顶2台(型号:100B-02),价值4万元;拉压千斤顶(型号:LY30-03)2台,价值2.8万元;数显回弹仪(型号:ZBL-5210),价值0.6万元;非金属超声检测仪(型号:BL-U510),价值2.4万元等;另外,在2006年,学院投入10万余元,又对实验室进行了改造,新增实验室面积200多平方米。
3.人员配备情况
目前,实验室有固定研究人员38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9人、中级职称的教师12人;研究人员大部分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其中博士后1人、博士7人。其中一部分人员参加过国家级、省部级的科研项目,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使实验室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潜力。
4.近年科研成果:
自2004年以来,实验室主研人员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199篇高水平的科研论文,其中,88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并有23篇被三大检索收录。
在2007年度,实验室研究人员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6篇,在省级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6篇。
5.现有试验能力
(1)静力实验:可完成竖向、双向水平加载静力实验和竖向+水平加载静力实验,最大荷载2000KN。
(2)混凝土无损检测:超声-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超声法检测混凝土内部缺陷、钢筋定位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测定。
(3)岩土工程:大型工程结构变形的长期监测技术和方法研究。
6.承担项目情况
(1)复合地基承载性状及承载力检测研究
(2)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抗震性能研究
(3)深基坑坑壁支护方案优选及位移预测方法研究
(4)CFRP约束预压混凝土柱轴压性能试验研究
(5)神经网络在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6)成熟度预测掺外加剂及粉煤灰混凝土早期强度的试验研究
7.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建立“结构与振动工程”重点实验室,能够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员,对我市的建筑工程抗震的研究、重点项目的改造和建设等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实验室将充分发挥现有作用,提高实验室硬件资源的使用效率;另外,实验室已经对唐山市及周边地区开放,使之逐步成为冀东地区相关学科研究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促进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提升我市科研人员的开发研究水平。
8.存在的问题
知名度还有待提高,高级研究人员还偏少,研究经费还有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