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下,青海依托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探索出一条“红色基因+产业振兴”的特色发展路径。作为革命历史与民族文化交融的西部热土,青海正通过深挖红色文化禀赋,激活乡村经济活力,为共同富裕注入新的动能。
青海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遗产,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红光村红色教育基地等,记录了红军长征时期的革命足迹。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工程管理学院师生团队以暑期社会实践为机,来到青海红光村开展关于红色文化资源助推乡村发展的调查研究。近年来,浙江在文化赋能乡村振兴道路上走出了一条收效甚佳的路径,创新提出“红色工坊”发展模式。研究团队秉持将浙江经验传出去的理念,提出整合红色遗址、非遗技艺与生态资源,打造“红色研学+文旅+产业”融合链条。例如,在循化县红光村,团队复原红色历史场景,开发沉浸式红色研学课程,并联动当地撒拉族刺绣技艺,设计“红星照耀”系列文创产品,将红色精神转化为市场价值。
团队旨在将青海红光村打造成红色资源作为西部乡村发展引擎的可复制样本。下一步将深化“一地一策”模式,加深校地联结,联合东西部高校开展红色资源数字化应用发展研究。团队项目负责人李馨然,作为红色文化的坚实爱好者,“红色文化是一座巨大宝藏,亟待发掘,而我们团队就是挖矿人,努力使之真正成为富民兴村的金钥匙”是她在两地研学交流中发出最真挚的心声。
从历史深处走来,向幸福未来奔去。青海正以红色文化为纽带,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为西部民族地区共同富裕提供了一条“有温度、有底蕴”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