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求”有探索、寻取、想得到的意思。如《孟子》“求则得之”。“真”有真实、真诚的意思,与“伪”、“假”相对,如《汉书·宣帝纪》“假真不相混”,也有本原、自身的意思,如《庄子》“见利不忘其真”。组成“真相”一词,是指事物的真实情况,组成“真理”一词,就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因此校训的“求真”就是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力求按教育教学规律办学校。当代习惯把求真务实连用,就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态度,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干实事、求实效的工作作风。“乐群”,出自《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朱熹解释“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乐群者,乐于取益以辅其仁也。”根据朱熹的解释,敬业就是专心学业,乐群就是乐于与朋友相切磋。由此可知,“乐群”就是乐于与朋友之善者相处,可引申为乐于合群的意思。因此,校训的“乐群”就是校长乐业,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广大师生员工和睦相处,研讨学问,“教学相长”。有了这样诗意般的人文环境,学校的各项工作都会持续健康发展。校训的“行知”,是陶行知先生由信奉到否定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倡导“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即“行知”说,在教育实践中创立的唯物主义教育理论,并据此提出了教学做统一的教育主张。校训的“创造”,就是陶行知先生创造教育的理论,他说:“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教师的成功就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这表明育才中学要把实践发展陶行知教育思想作为自己的治学态度和崇高使命。
重庆市育才中学,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于1939年7月创办的,是全国著名的师陶圣地,育才摇篮。创办之初,就得到了周恩来、邓颖超等同志的高度重视。著名诗人艾青、音乐家贺绿汀、史学家翦伯赞、戏剧家章泯、美术家陈烟桥、舞蹈家戴爱莲等都纷纷到校任教,使育才成为当时重庆最有活力的学校,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江泽民同志说:陶先生以他崇高的人格,杰出的教育成就,精邃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整个民族,乃至世界的教育事业“作出了永远值得后世纪念的贡献”。现在该校是重庆市民主管理示范学校,全国现代化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训的基本内涵就是以科学的态度,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实践陶行知先生行知、创造的教育思想,实现“把育才中学创办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示范性高中”。这个校训还丰富了陶行知先生“教育服务”的思想,反映了学校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