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一词的意思是适当、匀称,这是从字面上解释,现在国家都在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那就是要建立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大到社会,小到班级,我们所从事的任何工作,都应该有一个安定和谐的环境,否则是做不好的。所以,从事班主任工作,脑子里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我该怎样来管理班级,我的指导思想是什么?管理班级的理念是什么?是领导推着走?还是脚踩西瓜皮走到哪、滑到哪?当我联想到党中央提出要建立和谐社会以后,眼前便豁然开朗,我也应该建立一个和谐的班集体,使班级的气氛和谐融洽,让人感觉愉快!这就是我管理班级的指导思想,我的理念就是要创建一个和谐的班集体。在当班主任之前,我一直担任不同班级的任课教师,有的班级气氛和谐愉快,走进去讲课轻松、自然;有的班级气氛压抑,学生不说话也不回答问题,不愉快,没有激情,没有活力,没有朝气。这样,教师讲课也提不起精神,有时还会导致批评学生,形成恶性循环。长此以往,就谈不上教学成绩提高的事了。我想,如果我当了班主任,既不能让班级气氛太压抑,也不能让学生过于随便,没有规矩。要把握好收放管理的“度”,严而有度,宽而有度。凡事“过”了,严“过”了头或宽“过”了头,都不会好。为此,我的做法如下:
一、刚开始要与学生建立亲密的关系。
刚上高一的学生带着好奇心,走进一个全新的学校、全新的班级,接触到一个全新的老师。如果一开始你过分严厉,凶巴巴地,或者说一些过分严厉的话,学生怎么会喜欢你呢?恐怕只会产生畏惧、害怕的心理, 甚至厌恶上学的想法都会有。那么,你的班主任工作就已经失败了一大半,以后若想再扮演慈爱的角色,也很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了。要知道学生对你最初的印象是根深蒂固的,一个厌恶你的学生是不会跟你亲近的,他会在内心反抗、拒绝、甚至排斥你。所以,教师要用关心、慈爱的目光看着他们,用恰如其分的语言称赞他们,用渊博的学识、良好的口才感染他们,用端庄典雅的人格魅力去赢得他们,用幽默生动的语言启发他们。我记得在讲解“德育读本”时,绘声绘色,有理有据,生动幽默,各种各样的典故事例信手拈来,学生一听就提起了精神,打心眼里佩服甚至崇拜你。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刚开始接任班主任的时候,就看你有没有赢得学生的本事,不是压制,不是威胁,更不是恐吓,而是想办法让学生喜欢你,佩服你!
二、要制定富有特色的班级管理制度。
学校的任何一项规定措施,都不可能细化到每个班级、每个学生身上,除了共性的东西要让学生遵守以外,还应该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制定一些富有特色的班规,让学生遵照执行。如早晨什么时候到校,什么时候交作业,什么时候订正作业;中午几点到校,到校后该干什么;课代表的职责是什么,教室里物品该怎么摆放,课堂上该怎样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包括学生的行为规范,安全问题等等。这些看似琐碎,实则让学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比如要求学生中午不得在教室大声喧哗、吵闹,必须抓紧时间写作业。有的同学到校后却东逛逛、西溜溜,把时间都耽误了,把所有的作业都堆到晚上写,结果写到很晚。对这一部分不善于利用时间的学生,就要多督促管束他们。还有上课铃响后要保持安静,以使老师上课心情舒畅;卫生工作划分细致,落实到人,甚至连黑板檫都有专人负责,教室的开关也有专人负责。爱护公物落实到人,基本上做到大多数同学都有事做,人人有责任要负。同时搞好班级文明建设,每天一句名人名言或警示格言,写在小黑板上,挂在教室前面,学生时刻都可以看到,以便随时警策自己。总之,方方面面尽可能细致一点,把要求、规定提在前面,然后让学生遵照执行。这样管理班级也会轻松得多,不必整天忙忙碌碌,啰啰嗦嗦,让学生厌烦。必要时发挥班干部的带头和管理作用,“有规矩才能成方圆”。班级管理制度的建立,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就会成一盘散沙,今天张三会出这样的状况,明天李四又捅出那样的娄子,让你防不胜防。有了细致明确的规章制度让学生对照去做,一般就不会出现什么纰漏。
三、善待学生
世界上没有不犯错误的学生,学生犯错误是正常的,正因为他们有这样那样的缺陷或问题,才需要我们老师的辛勤教育。要善于调教那些调皮的、或思想及心理有点缺陷的学生,正如同高明的医生擅长医治疑难杂症一样,要把教育顽劣学生,作为一种检验自我能力的挑战。首先,对于差生的教育不能泄气,要持之以恒,对自己所制定的班规要不厌其烦地强调。如不准去网吧、玩游戏,每次在家校联系册上都写上,迄今为止,我班除了个别学生偶尔进过网吧,其余绝大多数学生从没进过网吧,更没有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不能自拔者。对待粗心马虎的学生要耐心细致,更要宽容、善待他们,如有的学生一时忘记带书、带作业本,也不能非要逼着他返回家中去拿,一则不安全,另一则也联想到我们大人,包括自己的孩子,也偶有犯这种错误的时候。不论学生犯了多大的过错,我都会原谅他们,更不会把他以往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的旧事,一古脑儿捡出来算总帐。而是就事论事,设法让他认识到自己的过错,然后改正就行了。总之,学生有过错是正常的,既要批评教育,又要宽容爱护,必要的时候,以让他们为班级做好事的办法,来弥补自己的过错。
四、注重班级文化建设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自从我接任班主任工作以来,就把教室的环境建设,当成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来抓。首先是卫生工作,我要求学生时时刻刻,都要保持教室的环境整洁、干净、舒服,随时捡起自己桌椅周围的垃圾,教室里的物件都要摆放整齐。还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优势,开辟“佳作欣赏”、“学习园地”等栏目,将学生的优秀习作,收集的语文活动课资料,办的各种手抄报等,张贴在墙上,力求营造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其次在教室的前面,每天都挂一块小黑板,让学生在小黑板上,写一些名人名言或警示性的语言,作为座右铭,时刻提醒教育他们。如高一第二学期,刚开学就在小黑板上写上“拼搏”二字,提醒他们时刻要拼搏。临近期末考试,某些优秀学生思想有些松懈,似乎能稳操胜券,但测验的成绩却有所下降。我便在小黑板上写上“谁笑在最后,谁笑得最好”的警示语,从而很好地警示了他们。上高二了,我又在小黑板上写上“奋斗”二字,让学生天天看得见,想得着。育人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绝不可小看它。以前我在走进教室的时候,第一件事往往不是讲课,而是用抹布把讲桌擦干净,我十分讨厌那种乱糟糟的教室,扫把倒在地上,垃圾桶里塞满了垃圾,讲桌歪歪斜斜,到处都是粉笔灰。我希望能让所有的任课教师走进我班教室时,都能感到赏心悦目,看到一个整洁舒适的环境,无形之中便提起了讲课的兴趣。
教育无小事,教师无小节。我所做的这些工作其实都是常规工作,把常规工作做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把常规工作做好了,才能谈创新,才能使自己的创新工作得以顺利完成,否则,创新就是建立在沙滩上。在高一高二时,每当听到任课教师夸我们班学风好、班风正、学生乖,我心理就美滋滋的,感到自己的付出有了回报!所有这一切,都得力于我要创建和谐愉悦班集体的正确认识。班级就象一条链子,哪里断了都不行,师生关系要和谐,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要和谐,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要和谐,教室里的环境也要和谐悦目。只有这样,才能使班级的各项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赵磊
甘肃省庆阳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