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4月26日,按照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学校召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部署会,“两学一做”即“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校党委号召学校广大师生党员,要以尊崇党章、遵守党规为基本要求,以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为根本任务,自觉按照党员标准规范言行,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学校全体党员积极行动,自觉投身“两学一做”活动,以实际行动争做合格优秀共产党员。为推动“两学一做”活动深入进行,学校将陆续推出“两学一做”系列报道,力争在一定程度上打响学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品牌,扩大“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把党的形象树起来,使党的旗帜飘起来,促进文明、和谐校园建设,推动学校事业科学、快速发展。
勇挑重担的“拼命女郎”
——记湖北文理学院党员教师姜小凌
姜小凌,女,湖北枣阳人,1972年8月生,中共党员,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博士,现任湖北文理学院新闻系主任,副教授。1994年毕业于湖北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2002年至2005年在湖北大学文学院新闻系攻读硕士研究生,2005年毕业,开始在湖北文理学院任教,现担任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负责人,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主持省级以上科研项目3项。
一位生活在大学象牙塔的教师,一个内心追求完美的拼命女子,无不迸发着敢想敢做,敢于追求人生的人格魅力。她做到了许多人都没有做到的“随性而活”!那份洒脱、那份魄力无不感染着我们,启示着我们随性生活,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所想所爱。
豪放洒脱,随性格而选择
姜小凌毕业于汉语言专业本科,却考取了新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也许你并不会觉得这有什么,因为现在跨校跨省跨专业考研的学生比比皆是。但对于当时的姜小凌来说,舍弃的不仅是一份稳固的工作,还有她任教八年的文学奠基。姜小凌1994年从湖北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毕业后,任教于襄樊学院中文系,而当她决定报考新闻专业的研究生时,已经任教中国古代文学课程8年。当记者询问考研为什么要转向新闻专业时,她陷入了对往事深深的回忆,她说:“任教时,学校在古代文学缺少相关的教师,受命之下选择了古代文学方向,没想到一教就是8年,虽然积累了许多古典素养,但我一直都觉得自身的古典特征比较少。”她继续笑谈道:“我的性格比较‘泼辣’,一点也不内敛,在古代文学方面我是呆不住的。连朋友都说,我绝对不适合研究古代文学方向,现当代文学还可以。”姜小凌接着说,“曾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也是那时的襄樊学院的赵世举副校长听说我要报考新闻专业的研究生时也感到很疑惑和不解,说我已经教了八年的古代文学,为什么要放弃这八年的辛苦和积累而选择另一条路重新开始呢?我当时很坚定地告诉他,我对古代文学并没有浓厚的兴趣,没有兴趣是研究不好古代文学的。其次,新闻文学不分家,有了深厚的文学积淀,才能写出好的新闻作品。”豪放洒脱的姜老师坚定的话语成功说服了那时的赵校长,从此,她在新闻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考研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姜小凌感慨道:“选择新闻专业,我无疑是从零开始。对于一个从未接触过新闻专业知识的门外汉来说,我连续考了两年才考上。”她越说越兴奋,“我感到诧异的是让我落榜的并不是专业课成绩,所以我愈加坚定了考取研究生的信念。”苍天不负有心人,第二年,她考上了自己心仪的研究生。她敢于面对自己,直视自己,认清自己的兴趣所在,潇洒地舍弃了从事8年的工作,拐向人生的另一个目标。她的这份火热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份赞叹,更是一份敢于追求的胆量与决心。即便面临暂时的失败,只会愈挫愈勇,坚定地走向自己一直盼望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