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是指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课堂教学,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获取较大容量、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我认为要实践并真正落实高效课堂,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充分作好课前的准备,即备课。课前准备需要经历从无形设计到有形设计两个阶段。所谓的无形设计包括研读课标、钻研教材、开发课程资源、把握学情、构思策略等,只有这样才能转向有形设计。有形设计即开始写文本教案和制作课件,但在教案书写和课件设计过程中也要尽可能地体现“以学生为本”的设计思想。因此充分备课是高效课堂得以实施的前提。
2.高效课堂的关键环节在课堂。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激发学生的热情,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提高课堂效率最有效的手段。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虽然“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却有着太多的顾忌,担心不能有效掌控课堂,害怕完不成教学任务,担心教学效果不理想等,正是这些担心才造成教学中的满堂灌。我认为适当地让学生讨论、合作、交流还是很有必要的。就化学课而言,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自己观察现象、分析得出结论,这远比教师一手操办要来得有效得多。例如:《氯气的性质》中,可让学生先做三个演示实验,实验1:细铁丝在氯气中的燃烧;实验2:将干燥的有色布条和湿润的有色布条分别放入两瓶干燥的氯气中;实验3:用两支针筒各抽取80mL氯气,然后用其中一支针筒抽取20mL,5%氢氧化钠溶液,用另一支针筒抽取20mL水,振荡。实验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现象,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结论或写出化学方程式。最后再补充三个探究实验:一是将氯水滴在pH试纸上;二是氯水和品红相混合;三是氯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三个实验,由学生描述现象并得出结论。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充分发挥多媒体设备在教学中的功效。运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创造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播放新颖美观的课件,展示出更多恰到好处的素材,来丰富自己的教学。
重视师生情感的交流。我一直信奉教育的本质是爱与责任,平等有爱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多鼓励、多表扬。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如每次测验后,要表扬两类同学,一类是成绩优异的同学,另一类是进步较大的同学;在作业的批改中写一些激励的评语,如“不怕基础差,就怕不努力”、“只要肯努力,定有好成绩”、“认真是进步的开始”,批改试卷时,可写“有进步,希继续努力”,“苦尽甘来日,方知苦是功”。在教学中如果某位同学的方法特别简单实用,就把这种方法叫“×××解法”;此外还应采用目标激励法,如:会用一种解法的及格,两种的良好,三种以上的优秀。
3.关注课后反思。经验主义是我们教学路上的最大障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多听前辈们的课,对自身的教学内容查缺补漏,同时学习别人的教学风格,以丰富自己的教学,及时完善自己的不足,促使自己不断进步。因此每上完一堂课,一定要对当堂课进行思考,找出亮点与不足,对于不足的地方争取下次课及时弥补。
以上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粗浅感受,只要我们坚持实践高效课堂,转变教学观念促进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的不断优化,一定会实现课堂的高效。
陕西省南郑县南郑中学 张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