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砺志,是在思想品德方面对广大师生的训导和基本要求。
“崇德”就是崇尚品德,注重道德品性的修养。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强调:“上贤以崇德”(《礼记-王制》);“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礼记-大学》)。将“崇德”列为首位,体现了学校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指导思想。
“砺志”就是磨砺意志,注重坚强意志的锻炼和养成。传统教育思想强调“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砺乃锋刃”(《尚书-费誓》)。“砺志”就是要求学生要有志向,志存高远,有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并且具备坚强的意志和刚毅果敢的品格。
博学笃行,是在业务学习方面对广大师生的训导和基本要求。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注重“博学之,审用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关连和统一。(《礼记-中庸》)
“博学”,就是博通精学,注重博与精的有机结合。这不仅反映了只有“博大”才能“精深”的道理;同时也体现了学校的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的办学理念与模式。通才是全面素质的要求,专才是专业水平与技能的要求。
“笃行”,就是笃实躬行,注重实践。《礼记-中庸》论治学之道,以“博学之”开篇,以“笃行之”收篇,实际上讲的是学与用的关系,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用,为了实践,为了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笃实”即诚恳踏实、忠贞不谕,“躬行”即身体力行、坚持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