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工学院校训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开国总理周恩来青少年时期的一句名言。淮阴是周总理的故乡。淮阴工学院作为周恩来故乡的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秉承用周恩来精神办学育人的理念,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确立为校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全校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追求,具有深刻而丰富的内涵。
一、坚定的理想信念。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确定为校训,就是要使大学生认识到自身价值的实现不可能离开国家的、民族的、集体的价值而单独地实现。大学生只有把个人理想融人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的共同理想中,并坚韧不拔地为这一理想奋斗,把个人的发展同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结合起来,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结合起来,同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结合起来才能找到个人发展的历史坐标和正确方向,才能获得强大而持久的前进动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就是要求大学生一定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确立正确的自身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现阶段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而奋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二、强烈的爱国热情。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校训,就是要塑造大学生高尚的人格品质,树立“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要引导大学生在学期间就要确立报效祖国的思想,今天的爱国行动,就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将来就要利用所学的知识为祖国献计献策、尽职尽责;就是要求大学生将报国之志付诸行动,把爱国与爱校、爱班集体结合起来,脚踏实地投身爱国实践,如义务劳动,暑期社会实践,为他人、为集体献爱心活动等等,使他们始终关心他人、热爱集体、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随时准备把报国之才献给祖国。
三、高度的责任意识。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校训,就是要青年大学生弘扬周恩来精神,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明确自己是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将自己成才、个人命运与社会发展、国家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把自己培养成为受社会欢迎的合格人才。
四、勤奋的学习态度。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作为校训,就是要求大学生从周总理一生奋斗的实践中得到启示,大学生当前的责任就是勤奋学习。你可以不博学,但你不能无知;你可以轻松愉快,但你不可以没有追求。只有勤奋学习,你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只有勤奋学习,你的生命才能得到升华。
五、鲜明的办学理念。理想信念是支柱,爱国精神是灵魂,责任意识是基础,勤奋学习是阶梯,全面发展是目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仅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升华,也是对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体现和拓展,是激励全校师生员工奋发努力、不断进取的强大动力。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作为校训,也充分体现了学校的鲜明的办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