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有幽花一树明:尊重个性的文本解读
与必修课相比,选修课在深度和广度上有所拓展和提高,在教法上同样应注重对文本的解读,而且更尊重学生个性的阅读感受和体验。
合肥一中耿延兵老师的课开合有度,他引导学生探究黛玉和宝钗的“情真意切”时,尊重学生的发现:二人的“情真意切”是有所不同的,一个真心倾诉,一个有所保留,进而体会《红楼梦》对人性的深度挖掘。歙县中学的黄艳艳老师与学生一起对祥子的语言和心理进行深入分析,得出祥子的性格,其中学生对“哼”一字的透彻分析让人记忆犹新。蚌埠二中的王兆彬老师在《项羽之死》里要求学生畅所欲言,尊重学生对项羽虽败犹荣是一个“本色英雄”的理解……
“一瞬传情,一目传神”,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教学是瞬间的,孕育着则是一个清明澄澈的世界,师生们共同探求生命的美好。“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他们在潜移默化中用生命感染生命。这一节节精致的课堂,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反思,怎样才能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怎样才能达到语文教学“教”与“学”的最优境界……
语文教学观照的是生命。像轻抚草叶一样拂去学生们心中的不安和躁动,让孩子们在宁静平和、欢快自如的氛围里成长,这是作为高中语文教师的我的最美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