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基础
青海师范大学藏文智能信息处理省级实验室是依托国家高技术“863”计划项目建立起来的。1994年筹建,2001年经青海省教育厅评估验收,正式命名为“省级重点实验室”。 本实验室自上世纪90年代从事藏文信息处理工作以来,先后完成了6000万字的包括藏族五明文化典籍、大学藏文《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在《原子物理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植物学》和《动物学》等内容的语料库建设工作,建立了18万词条的标有详细语法信息的汉藏英三语词典(2003年9月,青海省科技厅组织北京、内蒙和青海的专家对本项目进行了鉴定。鉴定认为“《班智达藏汉英电子词典》的研发,填补了藏汉英三语词典的国内空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该项成果对于促进汉藏英文化交流,加速藏区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文字的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的结论。);承担完成了国家“863”计划项目“汉藏科技机器辅助翻译系统”( 1998年通过国家智能计算机系统专家组的鉴定,鉴定认为填补了该领域的国内空白,技术上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并于2001年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实用化汉藏机器翻译系统”( 2001年通过国家智能计算机系统专家组的验收,专家组综合评议为“B+”,并建议“加快产业化速度”);同时完成了省级项目“藏文字处理系统”(2003年9月,青海省科技厅组织北京、内蒙和青海的专家对本项目进行了鉴定。鉴定认为填补了藏文词组输入的国内空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对于促进藏文化交流,加速藏区的发展以及藏语言文字的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藏语语法信息词典框架设计与实现”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格助词和接续特征的藏文自动分词系统”(已达到实用化水平)等多项省部级项目,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在藏文信息处理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系统开发方面建立了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研发队伍,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技术成果。实验室研究人员针对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的需求,同时在藏语词法、句法分析系统开发,藏文分词规范、藏汉、藏英译名规范、藏文名词术语规范,汉藏并行语料库建设、藏族教育资源库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
二、工作条件
青海师范大学藏文智能信息处理与机器翻译省级重点实验室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所研究藏文信息处理的省级重点实验室,青海师范大学又是整个藏区三家藏族教育培训基地之一,有先进的科研设施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实验室有能力为开展藏文信息处理相关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和图书资料。实验室是集科研和教学为一体的省级重点实验室,青海省先后所完成的两项国家 “863”计划项目均由本实验室承担。
科研队伍
实验室实行专兼职相结合,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兼有的管理体制。几年来,通过科研促进了教学,通过教学又带动了科研,并培养了一批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年青的少数民族科研队伍。实验室现有人员17名,其中教授2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1人,博士1名),副教授5名(硕士3人),讲师4名(硕士2人),助教4名(硕士2人),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知识结构互补的学术梯队,是国内藏文信息处理方面一个重要的研究基地。
2、教学成果
(1)教材建设方面:
已经完成了大学藏文《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在《原子物理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植物学》和《动物学》教材的编译工作,部分教材已经在教学中使用,效果良好。由实验室人员主编的《汉藏英对照物理学词汇》、《汉藏应对照化学词汇》、《汉藏应对照生物学词汇》已由青海民族出版社出版 94年12月。96年获第六届西南、西北地区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由全体实验室人员编译的提交全国藏文教材审查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汉藏英对照自然科学名词术语丛书——物理学词典》、《汉藏英对照自然科学名词术语丛书——数学词典》和《汉藏英对照自然科学名词术语丛书——化学词典》已经出版发行;主要由全体实验室人员编译的《汉藏英对照自然科学名词术语丛书——计算机词典》和《汉藏英对照自然科学名词术语丛书——生物学词典》已提交五省区藏文教材审查委员会审定计划在近期内出版。
(2)教学方面:
为了使少数民族学生掌握现代信息处理的方法,我们为少数民族理科本、专科共计20多个班级开设计算机实验课;为配合科技翻译理论及实践课程,利用业余时间(包括周六和周日)免费为全校部分优秀学生(包括民族学生)开设了计算机普及教程,每周上机人数达140人次。
3、主要科研成果
一个汉藏英文兼容的操作系统——班智达系统
一个科技汉藏翻译系统——班智达汉藏科技翻译系统
一个公文汉藏翻译系统——班智达汉藏公文翻译系统
一部汉藏英三语对照的电子词典——班智达电子词典
一个6000万字的藏文生语语料库(已完成三次校对)(可作为建立一个面向五省区服务的国家级藏族教育资源库的基础)
一个具备实用化的藏文分词系统
4、加强科研协作
实验室先后和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北京大学计算机系、中国科学院计算所、青海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出版社、青海民族教材编译处、五省区藏族教育协作办公室、青海省政府翻译处等建立了广泛的科研协作关系,创造了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良好园地,开阔了视野,提高了科研队伍的素质,促进了人才培养。
课题与获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