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乃治国、持家、做人之道。想必同学们从小便听过朱熹的话:“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没错,古今中外,多少名人都以勤俭为本,取得一枚枚成功的勋章,以勤俭为动力,撑起一角天空。
我们敬爱的毛主席,在艰苦的岁月里,穿着一双棉鞋,头部连鞋帮,鞋底都磨穿了,漏出了棉花,可他说:“再找老乡补一补吧,群众做一双鞋不容易呀!”就是这样,一双破棉鞋,毛爷爷穿了很久,直到实在没法再补了,他才同意换一双。在艰苦的环境下,毛主席没有想到自己的舒适,只想到了群众的难处,这不是勤俭的最好写照吗?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天深夜她都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自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号称“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日本丰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从一点一滴做起,劳保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换,办公纸用了正面还要用反面。一个贵为一国之尊,一个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节约意识如此强烈,令人赞叹。
相信每个同学的心中都会理解“勤俭”的含义,但勤俭究竟会在我们的心中占下多大的空间呢?
每天,我来上学的时候,快到校门时,总会发现有同学一窝蜂地围在门前的小店摊上。买东西吃的同学的数量多得令人咋舌,有时竟会堵住进校的路。我也曾好奇有何方“美味佳肴”,魅力如此之大。一看便分晓,原来,有卖早点的,有卖小吃的,还有摆摊卖成袋食品,我拿起一看,竟无“安全食品”标志!这不正是明显的三无食品吗?也有人在门口小店买水,可转念一想,每个班内都有各自饮水机,学校提供纯净水,又何必再去买水呢?
我又想起一桩因购买三无产品而酿成的惨案:我市最近的某所小学,因小学生不能分辨食品的安全与否而肆意购买小摊上不洁的食品,导致28人食物中毒。
那么身为初中生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购买这些食品呢?
另外,漫步在校园中,时不时地会听见同学们谈论什么什么服装品牌,多少多少钱。这些衣服的价格往往都是上千元,这使我瞠目结舌,一件衣服就上千元,可山区的孩子们却因交不起几十元的学费而面临辍学,相比之下,我们还感不到内疚吗?
这一切一切,都会归结到一个问题上:是我们的欲望,使我们不能勤俭做人。
这些做法,无非是奢侈。奢侈的背后,却揭露了我们的愚昧与无知。从来没想过吃饱即可,穿暖就行,也从来没想过我们的“大笔一挥”却耗费了爸妈多少挥洒汗水的所得。那是因为我们生于蜜罐温床中,从来没有受过父母翅膀外的风吹雨打,从来没有见过其他人的困苦。是欲望在做鬼,在让我们攀比、奢侈!
十三亿,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如果我们每人节省一角钱,就是1.3亿啊!
“承前祖德勤和俭,杜绝恶习骄与奢”。在这些事实面前,我们是不是该忏悔,是不是该有所行动?勤俭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习惯,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人唯有在勤俭中才能保持发奋向上的斗志,进取的激情和创造的冲动去搏击人生风云,去描绘新的画卷。
同学们,祖辈的优良传统等待我们去继承、去发扬,让我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用青春的刚劲拒绝安逸的诱惑,用饱满的精神挤兑奢侈的虚荣,让我以勤俭的作风去开创美好的未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