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事情报案
日前,市国家安全局破获一起为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搜集、提供我重要军事情报的间谍案件。
犯罪嫌疑人王某,吉林省白城市人,2006年大学毕业后,应聘到某公司担任业务员。由于收入较低,在过互联网发帖寻找兼职工作时,被网上的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盯上,并以某投资咨询公司的名义将其招聘为信息员。受金钱诱惑,王某在明知对方是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的前提下,仍然不计后果,一意孤行,接受对方任务和指令,积极为之效力。先后多次以旅游的名义到我军某重要军事目标周边进行实地察看,秘密搜集该营区的地理位置和各种武器装备的型号、数量、位置等军事情报,通过电子邮件,加密传递给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构成了间谍罪。法院一审判处王某有期徒刑十年,剥夺政治权力3年,并处罚金5万元。
● 力拓“间谍门”案
北大的胡士泰、清华的谭以新是力拓间谍门的两个主角两人分别毕业于中国两个最著名的高等学府——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
胡士泰从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前往澳大利亚留学,后加入澳大利亚国籍,后又荣升为力拓上海首席代表、哈默斯利铁矿石中国区的总经理。
其在华首要任务就是充当商业间谍,深入国内三、四线城市的小钢厂挖掘原材料库存的周转天数、进口矿石的平均成本、吨钢单位毛利、生铁的单位消耗等各种“机密信息”,使用各种违法手段,窍取中方商业情报、铁矿石价格谈判底线,致使中方与澳方在铁矿石谈判中屡屡受挫,常处于被动地位。中方在明知要吃暗亏的情况下,还得逼迫与铁矿石谈判商勉强签订买卖协议,使中国钢铁企业在近乎讹诈的进口铁矿石价格上多付出7000多亿元人民币的沉重代价,而这笔不小的数字相当于“澳洲10%的GDP”。
而另一主角谭以新,凭借首钢国际总经理助理、矿业进出口公司总经理的身份,向力拓提供大量商业机密,从中获取巨额回扣。
力拓“间谍门”案中的这两个所谓名校高材生,也只不过是商业间谍露出的冰山一角。
这些案件,暴露出的是我国大学教育在人才培养的道德教育及国防安全教育的不足。人才培养策略和方向,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关乎一个国家未来的振兴和发展。当初如果没有像钱学森这样如此爱国又如此优秀的杰出人才,中国未必在世界上有今天这样的军事战略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