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隶属一级学科名称:林学 代码:0907
隶属三级学科名称:森林培育学 代码:090702
研究方向:重要经济林木的遗传图谱构建、重要经济性状相差基因的克隆与转基因的克隆与测序研究,细胞融合与转基因研究,重要经济林木营养成分、药用成分分析,种苗质量检测与苗木培育,林产品贮藏、保鲜与加工。
组建时间:1999年5月
负责人:汤定钦 实验室主任 院特聘教授 日本东京大学博士后 林新春 实验室副主任
中、长期发展目标
1999年5月10日,经学校批准成立森林培育重点学科,同时成立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并拨专项经费55万元用于实验室建设。
森林培育重点学科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后,省里每年拨款15万元,去年,学科又争取到林业部林木良种基地建设专项经费58万元,主要用于实验室建设。经过三年建设,已建成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细胞生物学实验室,改建分析测试实验室、林木栽培实验室与林产品加工实验室。
实验室建成后,在本科教学、本科生和在职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完成毕业论文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上专业评估时,依托于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而建的生物技术实验室受到了专家的一 致好评,生物技术专业也因此被评为"优秀"。
此外,实验室的建成也为浙江农林大学硕士授予权单位的申报和重点学科的评估打-卜了良好的基础。2002年5月,学校决定聘请日本东京大学博士后汤定钦为浙江农林大学院级特聘教授,并为其建立高水平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将林木生物技术作为森林培育重点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拟发展成为我院学科建设的特色与亮点。
另省教育厅已批准邬荣领教授为森林培育学科特聘教授,按省人民政府要求应配套实验室建设经费100万元。在此基础上,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拟于2003年组建基因工程实验室,至2004年完成各分实验室的建设。
2005年在林业院校同类实验室达到先进水平,2010年达领先水平,并争取在2003年中报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成功。
教学与人才培养情况
近几年来已取得的教学成果及人才培养成绩概述:
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经过三年的建设,己初具规模,具备了较好的教学与科研条件,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能适应现代社会和科技要求的多领域高级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目前,实验室承担了《森林培育学》《果树栽培学》《种苗学》《竹子分类学》《经济林栽培》《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学科教师充分利用良好的实验条件积极开展课程建设,受到了学生的广泛好评。
黄坚钦老师和戴文圣老师、程晓建老师的课程分别被列为校级一类课程和系级一类课程。黄坚钦老师还被学生评为“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学科教师非常注重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开设实验课时,加强了动手环节,务必使学尘都能做并能做好。向学校建议毕业生在大三开始进入论文阶段并得到采纳,不但提高了毕业论文质量,而且增强了毕业生的动手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积极组织学生申报“学尘创新基金”,发挥同学们的科研能动性,培养同学们的科研创新能力。迄今,已有一批同学的科研创新课题在我实验室完成,一批正在进行。每年还有一批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在此完成。良好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学生的人才保证,实验室每年安排教师进修、考研。三年来,实验室有2位教
师分获博士与硕士学位,有5位教师考上博士,3位教师考上硕士,并且他们的博士与硕士论文均在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完成或正在讲行。
科学研究
1.主要研究领域 森林培育
2.主要研究方向 林木生物技术;竹类经营与利用;经济林及木本药物植物经营与利用;用材林与生态公益林经营与利用
3.科学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