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建筑文化研究中心是在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开展建筑文化研究逾50年的基础条件下,于2006年正式成立的校属处级科研组织机构。是吉林省唯一一个开展建筑与文化保护的研究机构。
中心现为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中心始建于1998年,其前身是建立于1998年的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当时为编写《中华民族建筑(吉林卷)》一书,抽调了一些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师参与其中。他们几乎走遍了吉林省所有的历史建筑遗存,收集了大量的历史建筑与文化 的资料和信息。在此之前,齐永河教授和范士奇教授在中国古代石像生和伪满长春市城市规划等研究领域形成了有很大影响的研究成果,带动了一批年轻的教师参与到建筑历史与文化的研究工作中,产生了一大批成果,逐渐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影响。他们先后撰写出版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中华民族建筑》、《长春近代建筑》、《室内设计发展史》、《中外建筑史》以及《中华民族建筑概观》等在国内外较具影响力的学术专著,其中,《长春近代建筑》一书获得第二届长春社会科学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
多年来,中心致力于地方传统建筑历史与文化的研究,一些研究成果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在伪满时期的建筑与城市规划以及东北传统民居等研究领域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
2006年11月,经吉林省教育厅批准,中心成为吉林省首批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中心下设历史建筑文化保护与利用研究所、吉林乡土建筑文化研究所、中西方建筑文化比较研究所和建筑策划与设计咨询研究所等四个研究所,以及资料室、科研成果展示室和办公室等科研辅助部门,四个研究所按研究方向(课题组)为运行单位设立有八个研究室(动态的)。具有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层次科学合理的教学和科研队伍,共有二十余名专兼职人员,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副研究员6人,博士2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13人。
中心的研究人员长期坚持学术研究,并将其研究成果大量应用到城市建设和规划管理中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特别是在保持城市与建筑风貌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完成了梁思成先生第一件设计作品的调查工作,伪满皇宫的复原规划和修建性设计,长春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的“紫线保护”规划,吉林省历史建筑普查,长春“裕昌源”重建工程,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本馆楼的复原设计以及长白山民俗村等实际项目,为建筑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利用做出了贡献。特别是近十多年来,中心利用一切机会对本地域的历史建筑进行测绘,抢救和保留下大量的一手资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建筑历史与文化的传承,建筑历史与文化对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意义也越来越深远。
中心的研究人员不仅承担研究任务,而且还积极参与研究生、本科生的教学工作和设计实践。能够将研究成果迅速转化在指导城市建设和发展上,这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研究形式也是我们研究工作鲜明的特点之一。近些年来,我们特别关注中西方建筑文化的比较性研究,《室内设计发展史》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成果,也填补了国内该研究领域的空白。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出版了以教材定位的《中外建筑史》一书。该书是国内第一部彩色版本的建筑史教材,精美的图片加上简捷的文字描述为建筑历史教育教学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
中心拥有比较先进的设备设施,良好的科研办公环境和种类、数量繁多的图书资料和专业期刊。
目前,中心主要围绕地域的、民族的建筑文化,以历史建筑文化保护与利用、吉林乡土建筑文化、中西方寒地建筑文化比较、吉林乡土建筑文化等为重点方向开展研究。同时面向社会,开展建筑策划与设计咨询服务。
相关链接:中国东北建筑文化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