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常考点:WHO分型方案中较常见的淋巴瘤亚型
淋巴瘤类型 | 染色体易位 | 免疫标记 | 临床特点 |
边缘区淋巴瘤 | MALT—MZL可有t(11;18) | CD5、bcl-2 | B细胞性,属惰性淋巴瘤 |
滤泡性淋巴瘤 | t(14;18) | CDl0、bcl-2、bcl-6 | B细胞性,化疗反应好,不能治愈 |
套细胞性淋巴瘤 | t(11;14) | CD5、bcl-1 | B细胞性,发展快,化疗效果差 |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 t(3;14) | bcl-6、bcl一2 | 最常见的侵袭性NHL |
Burkitt淋巴 | t(8;14) | CD20、CD22、CD5 | 临床特点见本讲义《病理学》 |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 t(2;5) | CD30、Ki-1(+) | T细胞性,常有皮肤侵犯 |
周围性T细胞淋巴瘤 | —— | CD4、CD8 | 侵袭性淋巴瘤,化疗效果较差 |
以上例举出的只是一些记忆方法,相信同学们在复习的过程一定能够总结出更多的好方法。当你发现医学知识的记忆是如此轻而易举而又充满乐趣时,下一个笑傲考场的人非你莫属。
5.注意事项:
(1)基础三门课内涵大、外延小,投入产出比更高;
(2)一定不要从头一题一题往后做,而应该做完一门课再做一门课(A型B型X型)。推荐顺序:生理、内科(包括诊断)、生化、病理、外科,因为生理和内科是一个知识系统的,病理和外科是一个知识系统的,生化跟两边都不相关;
(3)多选题:先固定一个选项,提高正确率。比如D项肯定不选,那么ABC三项的组合只有6种可能。多选题每年有4至5道全选,两项、三项、全选比例接近2:1:1.多选题重在排除,而不是优选,所以尽量多选,少排除,但慎重全选(全选在生化、外科骨科中比较多见);
(4)病例题:外延大,但是区分度小,经常要用“极端法”;病例题重在诊断。外科喜欢出在普外科和骨科;内科喜欢出在肺炎、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梗)、溃疡病、胰腺炎、肾炎、糖尿病等;
(5)《考试大纲》后的附录有近三年的真题分析和难度系数。可以查一查每道题的难度系数,但是不要以难度系数为标准,而要以自己“确定”“拿不准”为标准。记住难度系数小于0.3的题,一般都看似简单,但是都事陷阱题,特别容易想当然。一共180道题,能够“确定”的题和“拿不准”的题应该保持在2:1;
(6)不可能把180道题的考点都回忆起来,所以考试时切忌求全;尤其乍看题时,容易犯蒙,先跳过去不做,等这一科的题做完再回来重做。尽量先回忆后分析,最后在蒙;
(7)其它选项都大概叙述,有一个是细节叙述则这个选项必错。
行百里者半九十!考研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山峰,但是华山再高,总有路到达。只要同学们持之以恒,坚持到底,就一定会有好结果!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