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之,男,1948年生,湖北应城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经济史研究所所长。
教育背景:
1978年--1982年原湖北财经学院政治系(本科,哲学学士)
1985年—1988年在职职攻读中国经济史(研究生,经济学硕士)
工作经历
1982年至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经济史专业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科研作品:
长期从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的教学与研究。在80年代末逐渐形成个人研究方向—“中国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村问题研究”等。发表多篇专题论文,主要包括:《对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的系统反思》,《论土地改革后我国农村两极分化问题》,《1950-1952年我国农业集体化模式的选择》,《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历史地位》,《关于"五反"运动几个问题的研究》,《"一化"滞后、"三改"超前原因简析》,《土地改革后农村阶级结构变化总趋势分析》,《从新民主主义制度到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等;专著包括:《毛泽东的经济思想》(主要作者之一)获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一等奖,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系列论文,2001年获湖北省(1984-1988年)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加强对新中国经济史的总体研究。主要成果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第五卷(1985-1991)》,《中国现代化的历程》(副主编);相关论文有:《1949-1978年中国城市化研究》,《50-70年代中国沿海与内地经济布局的演变》等。参加赵德馨教授主编的《中国经济通史》,撰写其中第10卷(上)(1949-1978)。在研课题: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土地改革后新富农问题研究》,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