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学院图书馆,其前身为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1999年8月由原三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三明职业大学图书馆、三明师范学校图书馆合并而成,2004年5月随着学校升本建院而更名。图书馆大楼落建于2009年5月,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阅览座位数3140个。
目前辟有“闽师之源”文献室、三明学院展览馆、古籍修复室、古籍扫描室、流通阅览厅、多媒体视听沙龙空间、多元文化展览厅、创意空间、随心创意园、学术报告厅、自主学习空间、密集书库、研讨小间等全开放多功能的空间。流通阅览厅每周对外开放时间达106.8小时,自主学习空间每周对外开放时间达122.5小时。全馆WiFi覆盖,阅览座位(空间)实行网上预约,馆藏纸质图书实现自助借还。
截止2018年12月31日,馆藏纸质图书153.12万册,生均图书106.98册,当年新增图书5.88万册,生均年进书量4.11册;电子图书161.0792万册。拥有中外文数据库45种,其中自建“闽台客家文献数据库”等特色数据库。建成三明学院知识资源服务平台,加入福建省高校数字图书馆(FULINK)平台,实现全省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一站式检索与利用;“福建农林大学科技查新工作站三明学院工作点”、“福州大学科技查新工作站三明学院工作点”的科技查新服务相继开展,初步形成集纸质与数字资源、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与休闲阅读一体的可持续知识服务体系。
2018年被中国图书馆学会授予 “全民阅读示范基地”称号, “致用文化教育基地”项目被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确定为第三批福建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图书馆积极应对信息时代全球大学图书馆的新变化、新态势,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指导思想,以“读人、读物、读事,致德、致用、致远”为目标,规划好“十三五”发展蓝图,重新定位、重造空间、重塑形象;继承百年师范教育传统,打造“致用文化”名片,努力建设成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