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调查反映,在开学前后两周时间内,大约80%以上的中小学生会出现心理波动。这主要是由假期生活与开学后的学习环境反差太大造成的,学生们需要有一个主动适应的过程。而这个适应过程,需要家长、老师和学生三方齐心努力,方能顺利渡过这一关口。
1、家长:缓解开学恐惧的关键在家长。首先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正确理解学习和放松的关系,抱乐观的态度,多说一些欣赏和鼓励的话语给孩子以信心,让其从正面的角度去迎接新的学期;其次,要针对放假期间孩子生活秩序被打乱的事实,及时地加以纠正和改变。漫长的假期,很多学生已养成“夜猫子”习性,看电视、打游戏、QQ群聊天,假期活动可谓丰富多彩。开学后,学校的作息时间与假期养成的晚睡晚起的习惯产生很大的冲突,一些学生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白天昏昏沉沉。
对待这样的学生,要把他们的心从轻松、自在的网游世界中收回来。家长应在临近开学前几天,注意减少孩子的非学习活动,让孩子静静心,不至于过度疲惫。家长还可以带孩子去书店、文具店购买学习用品、书籍等,让孩子提前感受开学氛围,并帮助孩子合理安排学习和玩耍时间,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协助他们找到学生的角色。
2、老师:老师是引领学生顺利渡过关口的尤为重要的一环。因为不适当的教育不仅不会缓解开学恐惧,反而会使学生把上学视为“不自由”、“被管制”,把上学当成负担,对上学缺乏兴趣,于是产生上学所带来的更多的是充满痛苦回忆的联想。因此老师应在开学之初注重减轻学生的压力,多和同学们进行假期心得交流,而不是一味地安排紧张的功课,要注意循序渐进,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热情,和对班集体、对学校的归属感。
3、学生:当然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就是学生自身。作为学生,每到新学期开学之初都应主动配合学校的作息时间自主调整,以积极的心态去适应和调节假期生活与学校生活的落差。静心思考上学后应该做的事情。最有效果的方法是多给自己积极的良性心理暗示:“新学期已经开始了!我会精力充沛地投入新学期的学习生活,我会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和喜爱,我将会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在这样的积极心理暗示下要求自己适度紧张起来,并在新学期开学前确立新目标,目标要切实可行,切实可行的目标,才能对自己起到激励的作用,精神饱满地迈进新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