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 求真 勤业 创新——霞浦县第一中学校训
霞浦第一中学创建于1902年(清光绪28年)。在变法维新“废科举,兴学堂” 思潮影响下,福宁知府李增霨创办了宁郡中学堂。至民国6年(1917年)福建省教育厅正式改办为“福建省立第三中学”, 后历经福建省立第三初级中学、霞浦县立简易乡村师范学校、霞安鼎三县联立初级中学、霞浦县立初级中学等历史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改称霞浦县中学,1958年被定为省重点中学,并正式定名为“福建省霞浦第一中学”,1996年被确认为省普通中学二级达标学校。百年沧桑孕桃李,霞浦一中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有用之才。其中不乏出类拔萃者,如原国务院秘书长杜星垣同志,原福建师大副校长,己故著名“易学”专家黄寿祺教授,己故著名考古学家、历史学家、书法家游寿教授等。在烟火弥漫的战争岁月,更有许多校友为了公理、民主和正义,舍生蹈险,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原中共闽东工委代理工委书记陈子英,原中共闽浙赣省委城工部闽东工委成员兼组织部长叶挺荃等诸多先烈的影像已永久地铭刻于校史丰碑之上。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 “坚持方针重德育,全面发展强素质,立足基础抓能力,发扬传统创特色”为目标,形成“励志、求真、勤业、创新”校风,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发展。牢固把握“育人为本”的教育准则,积极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系统性和层次性,讲究其多样性和生动性,注重科学性和实效性,逐步形成了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养成教育为重点,以激励成才为目的的德育特色。坚持以管理求效益,以科研促发展的原则,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具有崇尚体育的传统,在全面落实《体育卫生工作条例》的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以捉高学生身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