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下午,山东省高等学校“轻工生物基产品清洁生产与炼制”协同创新中心2013-2015规划论证会在齐鲁工业大学图书馆五楼会议室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教授担任规划论证会专家组组长,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理事长石维忱高工担任副组长,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王洁教授、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主任杨强研究员、中国林业科学院南京林产化工研究所副所长房桂干研究员、山东省造纸协会副会长王泽风高工及大连工业大学学科建设处处长周景辉教授等任专家组成员。学校领导徐同文、陈嘉川、王西奎出席会议。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人、教授、学术骨干等参加会议,会议由副校长王西奎主持。
徐同文致欢迎词,他对前来参加协同创新中心规划论证会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欢迎,对与会专家及兄弟单位的支持表示感谢,同时希望各位专家不吝指导,建言献策,进一步理顺发展思路、完善建设规划方案,使中心规划切实可行,运行科学有效,为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陈嘉川代表学校汇报了该中心2013-2015发展规划情况。他首先介绍了“轻工生物基产品清洁生产与炼制协同创新中心”的基本情况:该中心的类型是面向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由齐鲁工业大学牵头,山东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造纸工业研究设计院、晨鸣集团、华泰集团、太阳纸业集团、泉林纸业、龙力生物股份、青岛明月集团有限公司等10家单位共同组成,是山东省首批获资助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随后,陈嘉川从中心概况、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主要机制体制改革和运行模式、中心主要任务与考核指标,以及中心经费收入与支出预算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汇报。
与会专家认真听取了陈嘉川的汇报,并对中心2013-2015年发展规划书进行认真讨论、论证。专家组认为“中心”发展规划围绕轻工生物基产品清洁生产与炼制的共性、关键性重大科技问题进行协同创新,符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山东省发展战略,总体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建设方案可行;“中心”汇聚了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的优质资源,在学科、人才、科研等方面形成了优势互补、强强联合、资源共享的创新共同体,组织管理和学术构架合理,责权清晰,体制机制改革具有很大创新性;“中心”各研究团队人员组成结构合理,研究基础良好,已形成了制浆造纸绿色技术与装备、废弃物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木质纤维素生物能源、功能纤维素材料、轻工生物技术等五个创新平台,每个平台的科研成果产出、绩效考核指标和年度实施计划等目标明确可达,可操作性强。通过建设将显著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对山东省乃至轻工生物基产业行业的建设发展将起到引领示范作用;总体经费和省财政专项资金的预算规范,合理。最后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轻工生物基产品清洁生产与炼制协同创新中心发展规划》。
最后,陈嘉川感谢各位领导专家提出的诚恳意见和建议,并希望各位专家继续指导、支持“轻工生物基产品清洁生产与炼制”协同创新中心,使之更好、更快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