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只是开始,但它触动了文明校园的敏感神经。很多高校学生已不仅仅满足于“光盘”,他们用更多样的行动,来践行“节约”精神。黑龙江东方学院的同学们通过将“光盘”发展到“清柜”的行动,让人们改变了对90后不懂勤俭节约的印象。
3月29日,黑龙江东方学院食堂门口特别热闹,很多“商品”摆在桌子上,供人挑选。但是这些“商品”不是用来卖的,而是用来换的。“同学,我用这个鼠标换你的读卡器行不?”“可是我想要发卡,你有发卡么?”“这位同学,我可以用发卡换你的鼠标,你就可以换读卡器了。”通过这样一轮“物物交换”,学生们用自己不需要的东西,换来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这就叫做多赢!”那位换到读卡器的同学对记者说。
该活动是黑龙江东方学院开展的“清柜”行动,活动通过将自己不需要的物品从柜子里“清”出来,再通过物物交换的形式,变“废”为“宝”。
“从没想到会有这么多闲置物品。”一位同学指着地上满满的3个大塑料袋说。“如果能用这些换来我需要的东西,就不必去买新的了,这样很节约。”还有很多同学表示,会把一些没有交换成功,自己又确实不需要的东西捐赠给需要的人,做到物尽其用,防止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