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记者从郑州大学获悉,今年暑期,郑州大学团委以“凝聚青春力量,实现中国梦想”为主题,组建了200支院系社会实践小分队,40支校级重点团队,奔赴全省基层提供服务。
“孤儿院的孩子对于家庭虽有强烈渴求,心门却不容易打开,这些大学生们教会了我如何用母爱来走进孩子的心灵,有学问就是不一样。”寄养家长王君霞感慨地说。在郑州市须水镇三十里铺村,有50余名孤残儿童,30多户寄养家庭,“寄养村”里善良的村民们做了孤儿院孩子们的“临时爸爸妈妈”。如何融入家庭,生活有何困难,寄养家长如何教育孩子等是一直存在的问题。实践队一行20余人今年暑期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发挥所学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尝试运用专业方法进行介入,通过小组和个案活动来促进家庭寄养工作的顺利开展。
坚持暑期送爱心已有四年、去年被授予“中国青年志愿者项目奖”志愿服务最高荣誉的郑州大学“筑梦基金”志愿者实践分队,来到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爱心人士高淑珍所创“爱心小院”。志愿者为残障儿童带去了“筑梦基金”所有成员用辛苦一学期捡拾破烂卖来的钱购买的新书柜及学习用品、课外书籍,还捐出了义卖募集的2000元善款。支教期间,他们还为这些残障孩子进行课程辅导,并通过制作手工艺品帮助他们进行心理疏导,“爱心小院”一时有了“爱心哥哥姐姐”的加入变得更加暖意融融。
暑期怎么过才有意义?参加社会实践已成为郑大学子的最佳选择,也是学子们的“青春能量加油站”。据了解,截至目前,今年暑期郑州大学师生已在农村开展文艺演出65场,理论政策宣讲156场,法律知识讲座73场,直接服务群众近30万人,并为全省2.5万余名农村群众提供了医疗义诊服务,免费赠送各类学习用品、文化卫生用品,开展办公节能减排、营销方案策划、物流运作管理等服务。同时,郑州大学还组织青年学生分赴全国各省市进行义务支教、关爱留守儿童活动。 记者 许会增 实习生 吴涛 通讯员 冀娟